胡拉夫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三章 獨特的閃光點

    “本能的,我就想到了一個壓低物價的辦法:將美國的工廠搬到中國!中國有大量的人口勞動力,他們不僅能降低我們的生產成本,還能成為我們的商品傾銷地!”

    “希望的曙光,催生了我對中國的興趣...”

    接著就是我看了什麼書,去了唐人街和什麼人接觸...

    即表達了自己的好奇心、思考,也悄悄含蓄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家底:畢竟這年頭可沒有多少人能夠隨意地在紐約、西雅圖、洛杉磯還有舊金山之間到處跑!

    並且,這似乎也算是一種課外活動?

    卡特心下一喜,這種一箭三凋般的暢快感,讓卡特下筆越來越順滑。

    中國的文化特點,自己對它們的預測判斷(前世見聞直接搬),最後總結:

    “在中國人傳統的兩大哲學思想裡,最為主流的儒家哲學思想更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個人是渺小的,但團結起來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明白自己的使命與歷史責任、社會責任,當社會整體需要時,個人利益可以為集體的利益讓步。等到集體發展強大以後,再反哺於個人。”

    “當這股意識成為主流,這個集體的潛力將會無比龐大!我的思考方向也漸漸從利用它們,養肥自己,變成了投資他們,合作共贏!”

    “美國人與中國人在看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係上的差異,是我對哲學研究興趣的啟蒙。因為在我的身邊,我發現似乎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對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完全不感到匪夷所思。甚至在某些領域,非常贊同他們的觀點。”

    “我想要明白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同為人類,卻產生了如此截然相反的思維邏輯;以及對同一問題,完全不同地思考角度...”

    “我為此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略有收穫後,我還有更多的疑問希望能夠在耶魯得到答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