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拉夫 作品

第二十三章 通航市場的三種需求

    可既然這樣,按理來說,都市圈越大,短距離航空運輸的需求反而會越低,為什麼卡特會說這個市場會變大呢?

    “原因很簡單,大都市圈的出現,會囊括附近的中小型城市。看上去,只用將地鐵、公交通過去就可以很輕鬆的解決人員流動問題。可當這些大都市附近的中小城市被囊括進大都市的範圍時,其餘的小城市,會不會顯得更加偏遠?”

    “開車只需要一兩小時路程的城市可以通地鐵,但需要三四個小時,甚至是五六個小時及以上的城市呢?”

    “不會!肯定不能通地鐵,這成本太高了,而且也不可能發展成這樣。真成了這樣,那那個地方,是叫市,還是叫州?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

    保爾森很快反應過來,地鐵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大都市圈的虹吸,又讓大量的人才,經濟全部往一個點匯聚。那些偏遠城市的人,想要再掙錢,想要發展,就只有想盡辦法向大都市靠攏。比如去大都市工作、比如去大都市尋找顧客等等。

    無論哪一種,只要不在大都市落腳。那麼通勤效率的問題,就必然會出現!開車需要五六個小時的路程,而坐飛機,恐怕只需要一個小時不到,都市的房子買不起,家鄉的房子還能買不起?

    住在小城市,工作在大都市,掙大都市的錢!

    這一套路可不止未來的中國會出現,只要城市圈發展到一定規模,且房價漲到大部分人很難負擔時,都是必然會出現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在美國出現得更早...

    就像保爾森剛剛說的叫市還是叫州...又又又是紐約,它又來了!在美國說起紐約有好多種概念,一是紐約州,二是紐約縣,三是紐約市,還有紐約大都市區...

    單聽別人說“紐約”,很難明白他到底指的是啥兒!

    “明白了吧?美國地域遼闊,人均密度並不高。修鐵路,或者調大飛機來執飛這種支線航線,都註定會血本無歸。這就是小飛機的市場,一條兩百米的水泥路面,就能起降小型的螺旋槳飛機了。一次載個十幾人,也足夠了。完全不會造成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