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劍本尊 作品

第721章 工業文化也是文化

    提問題的是李盛並不熟悉的這一年才進入書院的新來的士子,但一旁的魏紫鈺卻不由留上了心。因為之前扯淡扯的不愉快,她直接沒有參與這事。不過現在見到,還是十分驚訝的。鐵管,這在後世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東西。且不說自來水天然氣這些東西,即便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朋克當中銅鐵材質的管路也是最常見的文化符號——工業文化也是文化。魏紫鈺算是李盛的諸多內門外門弟子裡邊學數理化學的比較紮實有譜的,因此一看鐵管就感覺到了,這玩意不尋常。比較……正常情況下,又有什麼東西需要做成管狀,還得是金屬材質?將鐵料加工成一根管子,其實真要做,早在商周青銅器時期,別的不說看看那些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還有墓葬中的禮器等等就知道,金屬加工能力實際上自古就不缺,關鍵是沒那個需求。凡是能想到好像可以用鐵管來做的事情,基本都可以用鐵棒或者木棒來解決,比如鋤頭把手,何須多費力氣。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是這樣,在後世看來是再平凡不過的東西,甚至技術含量也是極低,但在真實的古代,或者因為加工能力不像工業社會那麼質高價廉,或者因為需求並未被髮掘,實際上並沒有人去製作那些東西。也是因此,不但魏紫鈺看到這東西就有緊張之感,其他諸多師生也都紛紛悄然吸了口氣。鐵管……這可是圓柱形,幾何圖形。如果不是李盛出現,他們可能一生都以為造物之妙,最頂端的就是各種打造精美的首飾金銀,寶刀寶劍。但現在才明白,真正的美感一定來自於幾何構造,或者暗含的幾何構造。李盛嘿嘿一笑,示意眾人不用心急,馬上就好。這鐵管試做型其實結構也簡單,眾人一通跑腿找齊了需要的材料,李盛這邊很快也就組裝完成——說是組裝,也不盡然,實際就只是憑著印象製作記憶中的煙花,並沒有什麼說明書設計圖一類的東西,但因為是簡單版本,李盛很快還是弄完了。於是……也就有了宮中,當今大唐君臣齊齊失神,震撼的無以復加的一幕出現。妖星沖天!煙火碎裂的一瞬間,魏紫鈺看李盛的眼神,不知怎地,悄然有了些許變化…………這個事一開始是引起了李二,還有手頭文武百官的驚詫。不過很快,這顆突然沖天而起的星星消失了。自古就有說法,妖星現世,這是國有大難的徵兆,但同時還有另一個說法。就是一顆星星如果變得暗淡,那麼這顆星星所象徵的東西,就會遇到災劫,並且迅速死去。也是因此……這天的妖星現世儘管一度引得滿朝百官議論紛紛,但是很快,魏徵作為權威人士,還是給出了一個說得過去的解答。妖星雖然不祥,但迅速消失那就是妖星本身也不祥。負負得正,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任何災難,或者說這個天象,是主國有困境但順利解決,是國勢蒸蒸日上之象。這話直接說,乍一聽誰都感覺有些牽強,不過……說起來,這妖星雖然出現的無比詭異而且氣勢驚人,但的的確確是消失了。這個事當然不可避免的會傳播開來,不過既然消失了,那應該的確可以按魏徵說的那樣算……這麼看來,好像還真沒啥問題了……於是宴會總算也照常進行,只是這下人人都心裡存了一個念頭,這星星來的太神了,太詭異了。當然,也不是沒人猜測,這或許又是聖侯搞出來的。不過這要是真的,那可就刺激了。神州之民,信仰方面自古就比較寬容,什麼靈驗信什麼。除了最為廣泛的生辰八字以外,觀星占卜,紫薇排盤也是相當熱門的算命和祭祀方式——甚至不客氣的說,相比生辰八字,紫薇排盤還可以算是一種高端的這算命方式。在這麼一個文化背景之下,猜測到可能是李盛整活的人,心思自然也就活泛起來。聖侯連這活都能整出來,那以後去找聖侯放一顆星星出來,改變自己的星辰命盤,這豈不是可以逆天改命……這特麼的想想就刺激啊!能改命這麼誇張,那簡直不是一般的刺激,這可是萬金難換的機會。改命,改命啊……聖侯果然是神仙!……卻說眾多大臣各自腹誹,滿腦子奇思怪想之中,這場大宴漸漸的也到了尾聲。而另一邊……長安城中,李盛和魏紫鈺兩人一道,卻是正在逛街。見到了那一顆星星之後,魏紫鈺立刻破防了。這東西也太震撼了……李盛的能力果然不是自己能比的。和書院師生們吃過飯,李盛就要到城內去一趟,這天還好是中秋佳節,又有李二的改革風氣詔書……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長安的安全,已經通過對突厥的那場大捷得到了確保,所以夜裡城門都是不關的。至於李盛回長安城內,當然也是因為紫城齋還在那裡,鶯兒,還有自己的幾個夥計,乃至前段時日也從杭州放假回來的武媚娘也在紫城齋之中。不是親人,但這個小團隊李盛是一直視為家人的,雖說因為中秋夜是商業盛會,鋪子不能關門,但李盛當然也得去聚一聚。魏紫鈺本來和李盛吵嘴,不過李盛說起要去城內,到紫城齋去,不知怎地,自己原本放話學無所成,蒸汽機未成絕不回長安,這次卻忍不住破了戒……於是,也就出現了魏紫鈺此刻和李盛一同逛街的場面。行走在長安街頭,此時夜幕深深,正是燈火明亮一片如汪洋的好時候。魏紫鈺不知怎地看著李盛又是依戀又是不爽,是時正好鶯兒棉兒,還有武媚娘也在,於是笑了一聲,意味深長的說道……“幾位姐姐,今夜難得良辰美景,我等何不也來猜燈謎?”“如今世有科舉,天下士子以才學排輩論交,我等趁勢搏一個文名,豈不也為天下女子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