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羽翼 作品

第158章 極致的忍耐

    祂的能力又不像穆思辰的“自我”之力能夠喚醒人們的心靈,小鎮的矛盾衝突愈演愈烈。

    等卓懷初成為神級怪物,真正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後,也不再想要擁有自己想法的鎮民,只想要一群聽話的傀儡。

    同時,在這個“柱”中,穆思辰又感受到了獨屬於卓飛馳的遺憾。

    如果當初沒有衝動,沒有殺了堂弟該多好?不管堂弟是個多麼惡毒的人,不管他對自己做了什麼,只要忍耐就好了,只要忍耐,他的人生或許就不會被毀掉。

    懷揣著這樣想法的卓飛馳,在建立小鎮後,製造出了這樣扭曲的“柱”。

    穆思辰和神級怪物也算是打過交道了,他發現神級怪物們都是殘缺的、極端的。

    大眼仔想要保護鎮民,最終變成了掛在天空上監視小鎮的怪物。

    蝴蝶想要創造一個人人都幸福理想家園,最終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扭曲的夢境。

    卓懷初想讓玩家和鎮民都乖乖聽話,不要傷害彼此,最終建立了這樣一個只會忍耐、只強調忍耐的學校。

    祂們想要守護的東西,最終都會成為抹殺鎮民靈魂的利劍。

    結合四人的經歷,穆思辰已經基本把握這個“柱”的輪廓了。

    很顯然,這個“柱”需要的情感能量就是“忍耐”。

    起源明明是以“萌芽”為根基的神級怪物,祂所建立的“柱”需要的情感能量竟然是剋制“萌芽”的“忍耐”。

    “萌芽”會放大所有壓抑的情感,一旦這些情感有一點點釋放的意圖,“萌芽”就會得到滋養,放肆生長。

    只有不停地忍耐,一刻也不停歇的承受,才能截斷“萌芽”的養分。

    但真的是這樣嗎?真的能截斷嗎?穆思辰覺得這背後或許還有其他東西在。

    因為他還沒有找到完整的“柱”。

    學生們的忍耐會作為情感能量被“柱”吸收,支撐“柱”的運轉,無法完成懲罰而死去的學生會成為“柱”的靈魂能量,被“柱”吞噬。

    按照這個原理,昨晚穆思辰看到的起源圖騰就應該是“柱”的本體,可偏偏不是。

    究竟是為什麼呢?另外一部分“柱”到底在哪裡呢?

    “哎,12點25了,我要趕快回宿舍睡覺了,我們的時間非常嚴格,不允許離開宿舍的。”池漣沮喪地說,“晚上我們6點到6點半是吃飯時間,可以暫時自由活動一下,到時候再來找你們。”

    穆思辰道:“我們也該回去上課了,我們的教室和你們的宿舍方向一樣,一起走吧。”

    為了跟上大家說話的速度,賀飛的手指在手機上打出了殘影:【你們好慘,不過有一點比我們好,你們晚上不用6點半以後就被困在宿舍裡,可以以完成懲罰為藉口離開宿舍,時間上比我們自由一點。】

    池漣也道:“我就只能繼續忍耐了,真是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忍多久,說不定下午就爆發來陪你們了。”

    “爆發?”穆思辰停下腳步,感覺陷入死角的思緒一下子通了。

    對啊,忍耐到最後,是有兩種結局的。

    一種是死去,另外一種則是爆發。

    另外一半的“柱”,會不會和忍耐到極限徹底反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