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稻草人 作品

第737章 稻

林邑可是藩屬,大唐怎麼跑到人家的地頭上去種地啊?!

當然了,對最後一個問題,他心裡已經有了答桉,但是他不敢說。

林邑是藩屬,大唐是不好跑到人家的地頭去種地,但只要將大軍派過去,將人家的地頭變成自己的地頭上就好了。

他很清楚,在這種關係到糧食的大事上,大唐是不會跟林邑講道理的。

林邑要是夠乖,大唐還能捏著鼻子奴役一下他們,林邑要是不夠乖,大唐肯定會選擇清場,然後在林邑的各個地方塞滿自家的百姓。

反正,屠城滅國,甚至消滅一個族群這種事情,大唐做起來是一點兒負罪感也沒有,甚至還會覺得無比的光榮。

畢竟,身為一個霸主國,最講究的就是我高興就好了,至於其他人高不高興,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一個霸主還要討你高興,還要顧及你的感受,那我算什麼霸主?!

林邑的死活,他不在乎,可嶺南的存留他卻很在乎。

他可不希望他們馮氏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自留地,被朝廷輕而易舉的給拿走,所以他再次潑起了任瑰冷水。

“任公,嶺南和林邑雖然得天獨厚,種出的稻米能做到一年兩熟,一年三熟,可嶺南和林邑皆被窮山惡水所環繞,有無數的毒蟲和瘴氣,除了當地的土人,以及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毒蟲和瘴氣的漢人以外,其他人根本沒辦法在其中生存。

所以朝廷想在嶺南大肆的推廣稻米,在林邑大肆的種稻,還得先克服當地的窮山惡水,以及毒蟲和瘴氣才行。”

西南在歷史上之所以遲遲得不到開發,除了因為當地有百越匯聚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地有無數的毒蟲和瘴氣,再加上道路難行,生存十分困難,所以在克服不了這些問題的情況下,根本沒辦法去開發西南。

所以西南一直到南宋的時候才被慢慢的開發起來,一直到了清朝的時候才被徹底的開發了出來。

所以大唐要想在西南種稻,確實得解決這些問題。

馮智戴雖然存著私心,但他所說的問題,也確實沒有錯。

“那就讓當地的土人幫我們種,我們只需要每個半載派人去收一次糧即可。”

任瑰並沒有被馮智戴的這一盆涼水叫的打消在嶺南和林邑種地的念頭。

既然大唐的百姓們不適合去嶺南和林邑種地,那就讓當地的人幫忙種好了。

馮智戴苦著臉道:“當地的土人自由爛漫,別說是讓他們種地了,您讓他們下山他們都不一定願意。”

任瑰毫不猶豫的擺擺手道:“沒關係,刀架在脖子上,他們就願意了。”

這話就有點不負責任了。

但任瑰明顯沒有任何負罪感。

相信大唐的其他文武大臣確認了嶺南和林邑確實能幫大唐種出很多糧食以後,也會贊同任瑰的做法,並且也不會有任何負罪感。

在大唐人眼裡,天生萬物是用來滋養人的,人分萬邦是用來滋養大唐的。

如果有哪個藩屬不認可這種說法,那大唐的兵馬會讓他們認可。

畢竟,大唐兵強馬壯,但又窮的發癲,做小弟的手裡有錢,不曉得接濟大哥,那就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