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稻草人 作品

第0473章 面子惹的禍

 雖說成氣候的如過江之鯉,能成事的也不可能會出現。

 但只要成本低,收益大,且能一抒心中的鬱氣,就有人幹。

 在一些大唐兵馬不多的邊陲,一些人造反甚至連理由也不找,只要能佔到便宜,只要對自己有利,說造反就造反。

 要是給他們個理由,或者藉口的話,他們鬧出的動靜會更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旦李建成的仁德名聲全壞了,那麼各地就會冒出許多草頭王。

 雖然他們在大唐已經一統了中原的情況下,成不了氣候。

 但只要他們鬧出的動靜足夠大,對大唐造成的傷害足夠大,大唐就必須追尋他們造反的緣由。

 追尋到了李建成頭上,那麼李淵就必須罷黜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這就是民意的力量。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歷朝歷代都是這麼做的。

 只要民間因為某個人鬧出了什麼大動靜,那麼無論這個人對錯,朝廷都必須處置了這個人,給百姓們一個交代,以平民憤。

 不過這種事情在王朝鼎盛時期,或者平緩的中期,不是太多。

 在王朝初期、王朝末期,倒是層出不窮。

 而如今的大唐,恰巧處在王朝初期。

 所以李淵說什麼也不會跟民意對著幹,只會向民意妥協。

 歷史上李世民之所以能在大唐鼎盛時期說出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想來跟他在王朝初期的各種見聞有很大的關係。

 畢竟,歷史上他登基的時候,大唐的內患已經被消除的七七八八了,他登基以後,大唐更是向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狂奔,大軍所向之處,更是天下無敵。

 沒有民意能挾裹得了他,也沒有那個草頭王能在他的兵鋒下挺直了腰板跟他說話,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他在這種情況下是沒辦法領悟出來的。

 他必然是見慣了王朝初期時期,百姓們心思不定,各種跟王朝作對,然後又看到了王朝鼎盛時期,百姓們心思安定,各種幫助王朝往最鼎盛的方向狂奔。

 結合了這兩種見聞,才領悟出了這麼一句無論傳承多少年也不會過時的話。

 不過,現在大唐的歷史已經被李元吉扭曲了,李世民在歷史上所能得到的一切,所能改變的一切,也在被李元吉潛移默化的改變,李世民還能不能說出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那李元吉就不知道了。

 李元吉現在也沒心思去關注這個。

 在確定了宮裡的消息被封鎖的嚴嚴實實以後,李元吉盯著凌敬問道:“長安城內的百官們有什麼反應?”

 凌敬笑著道:“自然是各司其職的各司其職,為太子奔波的為太子奔波,為秦王效命的為秦王效命。”

 李元吉忍不住道:“恐怕還有人為我大哥當說客吧?”

 凌敬點著頭道:“以魏徵為首的一干言官,這兩日頻頻出入各大公侯的府邸,在爭取各大公侯的支持。

 想來再過兩日大朝會的時候,應該會湧出來不少人支持太子自證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