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490.推進 “你怎麼這麼拼命?”





期間,又有兩支隊伍趕了回來,他們是從祝縣、甘縣發到陣前準備輪換的,領兵的人是梧州兩縣的土著。




他們一人都姓祝,年紀在十上下,一男一女,看著都頗精幹。進入大帳之後,開口說話卻又透一點傻氣:“我們聽姥的!要撤就撤!”




會開得更加沒個方向了。




祝纓也不急,直到拿到了幾個四處閒逛亂傳訊息的處置了,祝纓才又召集最後一次會議。




——————————




這一次會議,祝青君、蘇喆等人都如坐針氈,不知道祝纓的意見是什麼。祝新樂等人也越來越敏感,話也少了,都等著祝纓結論。大家都在心裡說服自己:要不,就聽姥的吧,她沒錯過。




兩個新到來換防的校尉還是那個句:“聽姥的!”




祝青君汗都出來了,試探地問道:“姥,可否再試一試?我覺得,對上普生家,咱們並不弱。就以秋收為限,打不下來,咱們回家收莊稼。養好了再來。”




祝纓笑道:“先休整半個月,放出風聲去,我要回撤了。”




“放風聲出去?”路丹青馬上問。




祝纓微笑道:“給他們下個套吧。這些日子晴天她們也沒閒著,普生頭人手頭也吃緊。”




套路也簡單,佯裝撤退,打個伏擊。現在事實上已經收縮了,普生頭人恐怕馬上就會知道,據祝晴天等人的偵察,普生頭人丟了好些礦藏,正著急要奪回來。沒有金子,他就要拿糧食之類與西番交易了。山裡雖然也產馬,但是騎兵他還是得跟西番花錢配好馬。




他雖產鐵,但礦藏已被祝纓奪去不少,其餘運輸道路又被襲擾。兵器也漸漸跟不上消耗了。




祝纓料定,普生頭人會先衝著這些產錢的地方來,就以此為中心設伏。




祝青君等人各領一方,具體如何行事,祝纓並不給他們限定死了:“兵無常勢,因地制宜。你們只管放手去幹!”




“是!”




然後是分配,蘇喆眼見得別人都快分完了還沒輪到自己,略有些心急。蘇晟也急:“我……”




祝纓對蘇晟道:“你要護兄弟回家的,回來我自有事交待給你。”又指著蘇喆,讓她先在大營把傷養好再說。




祝青雪忙站了出來附和:“對的!上次傷了沒有養好,削去好大一片腐肉,今番又換了一條胳膊受傷,再不能大意了!”




路丹青關切地道:“你怎麼這麼拼命?”




蘇喆有苦說不出。祝纓這就是不讓她衝在前面了,這樣她立功的機會就會變少,日後分果子也會受點影響。




這算懲罰嗎?蘇喆也不敢反駁。




當下,各人按計行事,蘇喆老老實實留在大營裡,幫忙協調軍資。




祝青君所部是所有人中動作最快的,當天就送出一批傷員回後方,又將新補充的傷員補入行伍,開始磨合、訓練。只等熟悉了之後就出發!




祝青君自己白天練兵,晚上又要對著地圖鑽研,終究放心不下。她抽空到了大帳,與正在分文書的蘇喆交換了個眼色,才對祝纓問好。




祝纓道:“有事?”




祝青君問道:“姥,要是西番下場了,怎麼辦?”




祝纓笑道:“怎麼?這會兒又開始擔心了?”




祝青君不好意思地笑笑:“若是朝廷能與咱們呼應,那是再好不過了。可是遠隔關山,消息也不通暢。從來兩路合圍,都很少能夠精確合作的。”




蘇喆小聲地哼道:“何況朝中諸公又各有私心,我怕皇帝還想著讓咱們與西番消耗,他坐收漁人之利呢。”




祝纓眼風掃過,蘇喆消音了。




祝纓道:“西番就算想下場,也不至於傾盡一國之力。我料昆達赤還未能馴部諸部。至於你,祝新樂是你麾下。”




“是。”




“給他一個差使——前線我未必能夠時時掌握,你相機行事,一旦普生頭人潰敗。他熟悉路線,讓他帶人,攔住普生頭人一家往西番的逃路。我要普生頭人家死。不能把他們放到西番,給西番干預的口實。”




“是!”




蘇喆的內心安靜了下來,看來,這一仗還沒個完,日後還有與西番的較量,她還有機會。




祝纓又說:“至於西番的詳情,你們灑斥侯,晴天他們也會努力。”還有林風,林風此去京城,任務之一就是從朝廷那裡獲取一些西番的情報。




別人不說,姚辰英恐怕是會知道一點的。政事堂、鴻臚寺,多少都會知道一些。順便打聽一些朝廷對西番的策略。這些就不必向祝青君、蘇喆交代了。




祝青君另有一個擔憂:“接下來都是硬骨頭,傷亡會重。總不能一直打埋伏,普生頭人就是再傻也能學乖。伏擊殺傷之後,還是要正面交鋒,他的騎兵雖不高明,咱們的也是新手,再有接下來……”




“打仗沒有不死人的,我已經準備好撫卹遺屬撫養孤兒了。照死傷分之一來,超過分之一,這仗也不用繼續打了,必然潰敗,大家一起死。”祝纓說。死分之一才潰敗,已經是精銳了。通常,死十分之一,很多隊伍就開始人心浮動了。




祝青君徹底放下心來,與路丹青等人陸續出發。




自春至秋,普生頭人吃虧不小。祝青君等人或示弱、或詐降、或偷襲,力求在交戰之初多殺傷敵人。




接著,不惜血本數路並進,秋收時已將普生頭人的盟友們誅殺殆盡,普生頭人更是被圍在本家的大城裡,眼睜睜地看著王九等人帶著民伕在城外收莊稼。




那都是他的奴隸種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