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330. 勾兌 你這才哪到哪呢?

鄭熹想了一下,低聲道:“且別太賣力,等大家夥兒哭完靈,熱鬧才開場呢。釋服之後改元大赦,你再看!不鬧個三、兩年不算完。”

祝纓也低聲道:“我只管查案子,判的事兒我可不管。”

鄭熹道:“太子有些坐不住?”

“您知道?”

“毛手毛腳的,”鄭熹道,“這個年紀是容易急躁。輕易別應他!先看看陛下,再想怎麼對待東宮。”

“好。”祝纓起身向鄭熹告辭,鄭熹將她往外送,邊走邊告訴她,辦案的時候如果需要京兆府,只管說。

——————————————

祝纓還需要京兆府給老馬的妹妹家把田給登記了,給魯王府開釋的奴婢們上戶口呢。

不過不是現在,那些還沒統計完,她又去催促了一回。中午到大理寺去睡了個午覺,終於回了點精神。

又去盯了一回案子,這些審訊普通的大理寺的人都能辦到,不必她親自審。只有魯王,被太子過來刺激一回,又開始在牢房裡鬧了。他一鬧,連帶的其他人聽到了聲音也跟著不安了起來。

祝纓只好又去了他囚室,與他再“聊一聊”。

魯王還沒平復過來,看到祝纓就覺得她之前是騙自己招供,她是皇帝父子的走狗。撲上去就對祝纓揮拳,祝纓一偏頭讓開了他的拳鋒,旋即一拳捶在他的胃上,魯王一聲哀嚎,抱著肚子蹲了下去,不發狂了。官吏們看呆了,須臾,又覺得暢快。

祝纓垂眼看著他,道:“大理寺不用刑,這一下是我自己的,你可向任何人告狀。你與周遊闖宮的時候,先帝還沒駕崩,你就算成了,也是寇。聞禕沒給你講過齊太史嗎?”

她扭頭走到囚室門口,對林讚道:“你知道齊太史的典故吧?”

“是。”

“給他講!”祝纓說,“不許再動他一個指頭,郎中呢?給他瞧瞧。瞧完了,拿軟繩給他捆床上。還有口供麼?都給我拿過去。”

她一面核著各州縣報上來需要複核的案件,一面處理魯王案件。細節一點一點的浮了出來,其中一份口供很有意思。

上面寫著魯王府收買刺客所做的事,為了養出“死士”,魯王也是下了血本了,給錢、給地、給房子、給女人!如花似玉的侍婢,只要這些無賴刺客看上的,魯王抬手就送了,還附點兒嫁妝。又許了事成之後的好處,不外是子女金帛。

怪不得呢,就說以魯王這德性,怎麼會有這麼頑強的刺客。這也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了。

一拳打少了,祝纓想。

她叫來左丞:“老左,這個人你親自審,要他把所有刺客的名字、籍貫、住址都報上來!不論死活!這樣的大事,他能不有點兒後手?”

左丞道:“是。”

她要親自抄了他們的家!

——————

祝纓打算拿到名單之後,與京兆府協調去拿人。

今晚,她終於能夠回家好好睡一覺了。

祝纓回到家裡,卻發現還是不能休息——家裡來客人了!

如今祝纓也算是熱灶了,門上收了許多的拜帖,但是由於她不時要住在大理寺裡督促辦案,門房上倒還沒有人蹲守。

祝青君迎了上來,說:“大人,陳郎君和他爹來了!阿煉和林風在陪著。”

祝纓來不及換衣服,先到堂上見陳萌。

陳萌也是從靈前回來的,他一直派人看著,見祝纓終於回家了,帶著兒子就過來致謝。

祝纓奇道:“謝我?”

陳放道:“那日,叔父與我說話,陛下就問我出身,知道阿爹還在京中,就讓阿爹先不要離開。”

“那也是你家的運氣到了。”

陳萌道:“話不是這麼講的,御前多句話,不容易。又是新君,摸不著脾氣。”

“陛下寬仁。”

陳萌道:“政事堂與我聊過了,調我為太僕。就這兩天的事了。”

“恭喜。”

“多謝。”

太僕為什麼會空出來呢?因為原太僕被抓了。原太僕是誰呢?

段琳。看來他是回不去了。

祝纓道:“謝陛下。”

“謝陛下,”陳萌說,“等我到太僕看一看,咱們再細聊。我看你這……學生不少,要安排時,只管說話。”

“這就見外了。”

“不見外才這樣。”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祝纓留他吃飯,陳家父子也不挑剔,邊吃邊說一些閒事。陳萌對小鬼們講當年祝纓才進京時的故事,蘇喆道:“阿翁在梧州查案就很厲害!原來小時候也這樣厲害呀!”

“什麼小時候?那叫年輕。”祝纓說。

蘇喆咯咯地笑了。

氣氛很輕鬆,陳萌也就略說一兩句當年自己還犯過蠢,幸虧祝纓不計較之類。祝纓道:“你醉了。”

“國喪誰敢飲酒?”

正說笑,祝文跑了過來:“大人,安仁公主府來人了。”

“咦?”陳萌筷子停了一下,說,“太子妃的母家哦?你……”

祝纓擺了擺手,問道:“是誰來的?”

“家令。”

“你們先吃,我去見一見。”

祝纓在書房裡見了這位家令,家令對她倒還是很客氣的。臉上帶一點為難的神色,道:“大理,殿下有件事。”

他奉上了安仁公主的帖子,以示所言不虛。

祝纓道:“您是辦事的人,我不為難做事的人。您只管說。”

家令鬆了一口氣,道:“殿下說,當日太子妃大婚時倉促,沒能好好準備。下詔冊封移宮的時候,要好好鋪陳。”

“可憐天下父母心,祖母之心也堪憐。”

“額。殿下想起來,在魯王府裡見過一對珊瑚樹,五尺高的。還有……”

祝纓道:“你把單子給我看一下吧。這事兒呢,我自與殿下去講,不讓你為難。”

家令將單子一放,感激地道:“多謝。”

換個人,家令也沒這樣的好臉,但是祝纓不太一樣。家令很明白,這人不是駱晟的門生,更不是安仁的家奴。祝纓背後的人可能是鄭熹也可能是王雲鶴、劉松年,反正都不太好惹。祝纓本人,好像也不太好惹。

她不生氣,但比生氣的人好像還可怕一點。家令有個答覆能交差就行,他匆匆地離開了祝府。

祝纓又回到席上。

陳萌以眼睛示意,沒有問出口。

祝纓道:“盯上魯王家的寶貝了。”

“不好弄啊!”陳萌感慨。這事兒如果是王雲鶴那樣的人,很好辦,直接給她撅回去。但是陳萌知道,祝纓不是王雲鶴,安仁公主的兒子還是祝纓的前上司。安仁公主還是駱姳的祖母。

“那幹嘛弄它呀?”祝纓說,“吃著,喝著。高高興興準備當太僕,別想那個。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