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112章 舒捲

    王雲鶴將他扶起:“為人父母,豈有不心疼子女的?只有一件事,府上的懸賞可要兌現吶!”

    羅元抱著兒子,笑道:“當然,當然。”

    他看了一眼老婆,再看看楊六郎,又看看祝纓,先問祝纓:“這位是?”

    祝纓道:“大理寺丞,祝纓。”

    “原來是你!聽六郎說起過!”羅元想起來了,楊六郎時常提祝纓,他也記住了。更重要的是,聽說祝纓是比較得鄭熹和王雲鶴比較看重的人。現在祝纓人在這裡,羅元自然就認為找回兒子祝纓是有一定作用的。

    他笑著說:“多謝。”然後對妻子道,“娘子回家兌錢給人。”

    楊六郎的姑媽聽這一聲,腳一軟癱靠在侄子身上:“哎。”終於能回家了。

    羅元跟王雲鶴客氣再三,抱著兒子不鬆手,他府裡的僕人在後面追了來,見到“小主人”都高興得歡呼起來。王雲鶴道:“且慢,府上還有幾個人都在這裡了。也請一併帶走。”當下把羅二、羅五等人和僕人一起也交給了羅元領回去。

    羅元安撫兩句:“你們委屈啦,是我跟王大人商量好的,為了矇騙賊人,不好先說出來。”

    祝纓聽到這一句,十分服氣,這人能在皇帝面前數得上號,是有點本事的。羅二、羅五兩個被他耍得團團轉,哪裡敢抱怨呢?都說:“弟弟找回來了就好了!不然我們兩個心裡也難過。”

    祝纓心道:傻子,該說不然你們倆就要揹著殺了兄弟的嫌疑過一生。

    羅元先把兒子放到馬上,自己再上馬,一路抱著兒子招搖過市,炫耀自己兒子又找回來了。

    祝纓沒跟著湊熱鬧,而是留下來跟王雲鶴說話。她最近有點心得,也不知道對不對。在請教之前,她對站在一邊的班頭等人說:“你們傻站著幹嘛?拿上鑼,給他開道啊!一邊開道一邊喊,王大人幫羅大監把兒子找回來了!快去啊!咱不能白捱罵。”

    班頭跳了起來:“著啊!光想著明天白天再散播……”

    王雲鶴啼笑皆非:“你又淘氣了。”

    祝纓道:“並沒有,我要淘氣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她也不誇王雲鶴這件事做得漂亮,王雲鶴這個法子她用不了,王雲鶴是京兆尹,能運用的人手很多,換了她現在也使不了這個法子。

    她說:“也不知道孩子找回來之後,士子宦官兩邊還鬧不鬧、能不能好了……”說著,悄悄看了一眼王雲鶴。

    哪知王雲鶴並不憂慮,說:“難道以前很和睦?”

    祝纓道:“那……”

    王雲鶴道:“你以後,也不可罵他們太狠,也不可打他們太狠。”

    “咦?”

    王雲鶴嘆了口氣:“那是天子家奴啊!士大夫很好,君子很好,但誰侍奉陛下吃飯穿衣呢?陛下也要生活。都罵奸佞,然而天子有時候需要有人做的事,君子又不肯做,奸佞又肯做。天子,也是人啊。”

    祝纓道:“是。該罵還是要罵,該打還是要打,別叫陛下不痛快了就行。”陛下痛快了,怎麼打罵也都行。

    王雲鶴說不上是失望還是高興,說:“你呢?房子蓋得怎麼樣了?”

    “真是奇了怪了,別人都嫌棄求田問舍,說是那是胸無大志,您怎麼總關心我的房子呢?我不得有點志氣嗎?”

    王雲鶴道:“他們求田問舍,就是為了求田問舍,做官也好、講學也罷,不過為了那點子東西。你是找棵梧桐歇歇腳,才好接著飛。”

    祝纓道:“不是,我就是為了扒個窩趴著。”

    王雲鶴彈了彈她的腦門兒:“回去吧,今天不想寫條子了。”

    ————————

    祝纓回到家裡的時候,半座城的人都知道羅元的兒子被王雲鶴找到了。百姓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一邊罵著羅元這個王八蛋真是能折騰人,一邊又覺得大家可以不用再瞎忙了。

    祝纓家的門沒有關,張仙姑站在門口等祝纓,等著問她什麼情況。

    祝纓道:“就是人找著了唄!”

    花姐道:“幸虧平安。”

    祝纓道:“是啊!還好是活的,要是死了,王大人本事再大,恐怕也……”今天看那個孩子,身上衣服首飾都叫扒乾淨了,一身粗布衣服。這樣的一個孩子,就地一埋,不久之後化成白骨,誰又能知道他曾激起這麼大的風波呢?

    張仙姑道:“那是王大人好人有好報,這小子的命得是託王大人的福才得來的。他家裡人還那樣說王大人,也不怕折福折壽!”

    祝纓道:“你等著,他必要重謝王大人的。”

    張仙姑不信:“那樣狼心狗肺,這些日子那麼樣的罵王大人,他能知道好歹?”

    祝纓伸出手掌:“兩貫。”

    “什麼?”

    “打賭,兩貫錢。羅元一準兒要謝王大人,他要酬謝王大人,你給我兩貫錢。不謝王大人,我給人兩貫錢。大姐當證人!”

    張仙姑說:“我不賭!”

    “哎?別呀……”

    與祝家類似的對話在京城許多角落裡還有許多,大家對羅元找到孩子這事也不能說惋惜,卻是真的為了王雲鶴甩掉了羅元這灘臭狗屎而高興。

    第二天一早,祝纓去應卯,在皇城門口見到李校尉。

    李校尉笑問:“三郎,聽到新消息了不?”

    “你說哪個新消息?”

    “羅……”

    “我不但聽到,還見著了呢。”

    “可算能消停了!”

    祝纓取笑道:“不是看熱鬧的麼?”

    “看熱鬧是可以的,等到熱鬧過了頭,可就不好了。”李校尉說。

    祝纓道:“是啊,消停了好。”

    到了大理寺,大家也是這般的說。祝纓也與他們聊一聊,還提供了“羅二、羅五都回去了”的消息,坊間傳聞的消息裡以羅元帶著兒子回家為主,並沒有提到侄子們。他們聽到羅二羅五回家了,都帶一點遺憾地說:“唉,竟然不是他們。”

    宦官家的內鬥戲碼,大家還是愛看的。

    又有年長老成的人說:“只怕日後是免不了一場的。”說完又閉了嘴,因為楊六郎來了。

    楊六郎對祝纓十分感激,過來就要作揖,祝纓眼疾手快,沒等他的手拱起來就給他拽到一邊,問:“你姑媽家一切還好?昨天沒鬧吧?”

    一句話問出,大理寺眾人也跟著等著聽,楊六郎只好先回答。等他答完了,祝纓道:“鄭大人他們快回來了,你這些天也無心應卯吧?趕緊回去,別再叫上官拿著你的不是了。”

    楊六郎道:“沒事沒事,今天沒事了。”

    聽的人都笑了起來。

    楊六郎錯過了開頭,現在再要道謝又沒個由頭,他也是臉皮不夠厚,沒有堅持謝一下就回了太常寺。

    相較之下,羅元真是一個大丈夫了,他特意請假去謝王雲鶴,還兼謝罪。伸手不打笑臉人,羅元還能屈能伸,禮物備得厚厚的,笑堆得甜甜的。諸多士子也無法挑剔他的禮數,再要罵他就是不體諒人了。

    一個失去了孩子的父親,怎麼著急都是不為過的。孩子找到後,羅元又表現出了與丟失孩子時同樣濃厚的感激。一時之間罵他的人少了,但是要誇,許多人也是抹不開臉的。只有一些開始沒罵的,現在可以公正地說一句話了。

    另一批罵過的覺得不舒服,轉而嘀咕藍興的不好。總之,他們罵宦官那是沒有錯的。

    羅元這裡卻又當起了散財童子,不但給了王雲鶴厚禮,還往各處寺廟施捨。經妻子楊氏提醒,又讓楊六郎給祝纓也送了一份謝禮。這份禮物祝纓是堅決不收的。

    楊六郎道:“並沒有多少,還請你收下。我姑父正在興頭上呢,姑媽說,你是幫了大忙了的。”楊氏姑侄內心感激祝纓,一是找她的時候她能搭理、出主意,二是失勢的時候她能給楊氏先叫到京兆府。不然還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府裡來呢。

    要是為了這一條,那祝纓就大方地收了,又說:“把孩子看好。下一回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楊六郎道:“哪裡還敢有下回呢?誒?這是?”

    他倆在西廂裡說話,楊六郎瞧見了桌上放的模型,祝纓道:“房子。”

    楊六郎道:“你要買的?不錯不錯,不過這都是樓擋著鄰居的光,鄰居不說呀?”他姑媽沒嫁給羅元之前家裡也不富貴,跟鄰居鬧也是常有的。

    祝纓道:“我好好跟他們說,當然是可以的。”

    “哪裡的鄰居這麼講道理?”

    “我答應給他們家的圍牆加高一尺,牆頭插碎瓷片,修得跟我的一樣高。”

    “可別答應的好好的又反悔啊,我以前那個鄰居……”

    祝纓道:“我找了里長,立了字據了。”

    楊六郎挑了個拇指:“你行。”

    祝纓謙虛地笑了。行不行的,她辦事總想拿別人的把柄而不留自己的把柄,都習慣了。

    送走了楊六郎,再來清點他送來的禮物,裡面純純就是金帛,連銅錢都沒給。一箱的帛,一匣金銀。楊姑媽給錢,實在是痛快極了。

    祝纓舒了口氣:傢俱擺設,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