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102章 完成

    下面也有願意捧這個主考官臭腳的,一個富貴模樣的中年人站起來拱手問:“大人,不知是什麼樣的律令,又是什麼樣特別的條目?”

    祝纓也就說了一些為官條目,背這些她是極熟的,又特意把“棄官”的事單拎出來說:“諸位想明白,朝廷設官,不是為了與人取笑的。”

    底下面面相覷,有些人並不吭氣,想再看看情況。

    祝纓緩了一口氣,又說:“我再講明白一點,官員之父祖三代、籍貫姓名,一一在檔。有怕黑或是別的突發原因的,現在退出,我也不算她違例,依舊與她一分盤纏。也不要她去過下面的試煉。

    如果去了試煉,臨授官前又反悔的,她同父的兄弟想要選官,也是要報父祖的名字的,我可記下了。大理寺容不下這樣戲弄自己的人家。如果授了官,又熬不住,她祖父的名字,也在這裡了。已婚者之父與夫亦然。

    半個月來諸位也該看明白了,這件事不止大理寺,吏部與禮部也一同監場。想想我這話的份量。

    不要因為一時抹不開面子,不好意思說自己怕黑,就強撐下去,卻又撐不到最後,反而誤人誤己。

    你們能考到現在,你們的學識、教養,都是有目共睹的,並沒有缺失。只是因為我要選的是獄丞,才有些微不合。

    現在我再問一次,有沒有退出的?”

    王雲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對範紹基道:“如何?”

    範紹基道:“幸虧劉翁不在!”

    王雲鶴笑得愈發高興。

    那邊,祝纓又說:“現將名次排出,諸位今天可以回去再想一晚,明天還肯過來的,咱們進黑屋,見真章!如果想回的,請看這裡。”

    她準備了一堆的銅錢,都是嶄新的制錢,用漂亮的紅繩串起來,在繩結的地方用紅紙封住,用大理寺的墨印蓋上。每貫錢都配一件紅色的帖子,裡面寫著某人,試第幾名,因朝廷官位之有限,不得不錯失淑女,十分遺憾。名字的地方空著。

    她如此行事,當時就有些人上前領了紅封走人。走的時候卻也都沒有得意之色,有些覺得滿意、達成目的的,也要對她深深一禮。再與陰、董二人行禮,又到王雲鶴面前一禮。

    這一天結束,大部分人仍是留了下來。

    也有人說:“我們早已準備好了,不如就請現在開始!”

    祝纓道:“說了到明天,就是明天。諸位請回。”

    等人走了,王雲鶴問道:“大理寺批了你這麼多的錢嗎?”一聽王雲鶴問到了這裡,陰、董二位也不溜了,都好奇地留了下來,說:“別花用太多,叫同僚說閒話。以後還要相處的。”

    祝纓道:“還好,我寫了個請示的公文,大家都沒為難我,也批了。”大理寺現在的餘錢都是她搞出來的,當然愛怎麼花就怎麼花了。

    陰、董都感慨於她的“好運氣”“好人緣”,竟頂著直面王雲鶴的壓力,等祝纓一道離開。

    後一天,於祝纓,是去把人關進小黑屋受驚嚇,問刻薄問題為難人,這缺德事她頂樂意乾的。缺德前更缺德的是讓人先親筆寫個“已經知道規定,考中也不棄官,棄官願意接受後果”的保證書,連送考的父兄、丈夫都簽字畫押。

    她挺輕鬆地先去應卯,在皇城門口就被禁軍的校尉說:“小祝大人,憐香惜玉呀!”路上,又被熟人說:“三郎,有點君子模樣啦!”到了大理寺,大家就不客氣了,說:“小祝,好人吶!”

    祝纓莫名其妙:“幹嘛呀這是?”

    大家都笑,也沒人追查她花了遣散費的事兒。

    等鄭熹從朝上下來,裴清又拍一拍祝纓的肩膀,說:“大理寺就該有這樣的風度。”冷雲也說:“哎喲,你是不是能吃好多喜酒啦?”

    鄭熹則笑得十分含蓄。

    女丞這事兒,在朝廷上不大,但是民間談資十足,祝纓發一手遣散費雖有不夠威嚴的說法,但物議頗佳,都說辦的還挺漂亮。民間大多說說錢新、帖子好看,朝上的人精頗有幾個能看出這其中的善意的。陳相、施相都拍拍鄭熹的肩膀,說他“得人”。鍾宜也很說:“倒是會做事。”

    祝纓的請示一向批得順利,今天是尤其的順利。

    鄭熹放她:“快些把這些給我了結了!還有事要你去辦呢!”

    祝纓道:“不會耽誤這裡的正事的。”

    由於已經缺德過一回了,再次缺德大家也習慣了。這一天,祝纓一到場就發現,四十一個人現在只剩下十三個願意進場的了。其餘人也各有“怕黑”的理由。祝纓也不計較,仍然是發了錢和帖子,對他們說:“人的一輩子是很長的,不要因為這一次的不快就耿耿於懷。”

    轉頭就把十三個人分兩組關進了小黑屋裡!

    一陣尖叫之後,又是一陣尖叫。

    祝纓有點鬱悶,她最想考的,不讓她考……

    考完之後,名次排出。武相是排了第一,祝纓看中的那位崔佳成就排第二。那是沒有什麼懸念的。祝纓留意看最後的整體名次,一如王雲鶴所言,家境好的大部分成績好,家境一般的成績更靠後一點。

    然後十三個人,又被拉去號個脈,體質也都還可以接受。

    考中的固然一臉的欣喜,沒考中的倒也還沉得住氣——她們都在看王雲鶴。

    王雲鶴見狀,笑道:“京兆府也需要獄丞,缺雖少各位也不須氣餒。天地廣闊。”他非常含蓄地透了一點風,但又絕不直接說“天下其他州府也可能推廣女丞”這樣的話。祝纓留心看他行事,暗中點頭。

    等王雲鶴說完,祝纓笑道:“諸位要等京兆府試,也是需要盤費的。”這些女子心中不能說沒有失望,卻又有一點希望。也有兩個不肯領的。既取不中,她們就不要這個錢了!也有領著之後就落淚的。也有大大方方領了,說:“祝大人,以後必會同朝為官的!”

    祝纓道:“心想事成。”

    一應分完,祝纓對武、崔二人道:“待我上表,吏部給你們告身,你們就是大理寺的官員了。”

    兩人同時說:“是。”

    祝纓道:“品階雖不高,也有禮儀。那些等告身下來再說吧。先說幾件你們要先知道的事兒——”

    她把訂的規矩說了,武、崔二人都很理解。祝纓又說:“今日就到這裡。”又命人拿出兩貫錢來:“你們是不缺,但是從九品的官是會缺的。大理寺現在還是這個規矩,既入大理寺,就要先照應起來。拿著吧。”

    兩人都大方地接了,福一福,告辭而去。

    祝纓向王雲鶴致謝,辭行。王雲鶴道:“你們回去寫表章吧!三郎……”

    “是,晚輩就把這一回的得失寫一寫,請您過目。”

    王雲鶴滿意地說:“有勞你啦!”

    陰、董二人都佩服:這是什麼人?能把王京兆給調理得舒服了?

    他二人有志一同地往後縮一縮,等祝纓寫完了表章,二人就在後面籤個名了事。奏表,祝纓是先拿給鄭熹看的,鄭熹道:“唔,這回寫得有點模樣了。只是用典這事,罷了,慢慢來吧。”

    祝纓就把這份表章報了上去,中間也沒人攔她,皇帝看了也就畫了個敕。皇帝不反對,武相、崔佳成的告身也就下來了。祝纓就派了兩個女卒去她們兩個家裡通知,讓她們領了告身,安排禮部的官員教她們禮儀。

    禮部的董郎中又來了!

    他也是個老熟人了,見了面也對兩個女子說:“恭喜恭喜。”他看中的武相,是個官員的遺孤,只有十七歲,官員遺孤那得護著點。而祝纓選的崔佳成更妙,這位是個寡婦,已育有一兒一女,如今已經三十歲了,董郎中也不好對這樣的一位寡婦不禮貌。

    這兩人也都挺爽快,對董郎中也保持足夠的尊敬。一個教得快,兩個學得快。很快禮儀學全,就可以上任了。

    武相父親是官,領了告身回家跟母親一說,自有母親安排一切官眷需要安排的事務。崔佳成自己就是主母,也不用祝纓多問。演禮完畢,兩人的官服也都自己做好了,一切停當,就等著跟祝纓去上任了!

    實在省心。

    祝纓這回又帶著胡璉過來了,笑道:“還是我。”

    胡璉因是同僚,就樂意多講許多話,代祝纓講了大理寺的福利,一力吹捧祝纓:“這位是祝丞,有志不在年高。小武你是官眷,也知各處之苦樂,大理寺今天比以往都豐足,全賴的他喲~”

    武相心道:從他籌劃這個事兒,我就知道他不一般啦。

    面上卻什麼都不說,作靦腆受教狀。

    崔佳成則因自己周圍也沒個官,決定先看看情況再下結論。

    胡璉說完了話,又與祝纓帶她們見上官、同僚。

    鄭、冷、裴三位見這兩個女子,白皙整潔,卻又不是什麼天仙佳麗。尤其是崔佳成,一箇中年寡婦!還是個兒女雙全的!都例行公事地說:“不要小看了獄丞的差使。馬上就有囚犯進來了,你們可不要叫人失望才好呀!”

    二人也都乖順地答應了。

    兩位大理寺正一看這二人,也只是“一看”,勉勵一句便過。

    那些同僚又與男卒男吏們不同,面上都和氣禮貌。事先亦知二人來歷,亦無異議。只是都與三位上官一樣的想法:小祝,真是個神人!他竟不挑點好看的女人進來!

    祝纓與胡璉最後把武、崔二人帶去領了些用品,招呼了兩個女卒幫忙搬到了牢裡。她們二人住一間,一人一張床。各有桌椅櫃匣妝臺之類,端的是十分周到。

    祝纓道:“我就一句話,你們是來做事的。至於大理寺,諸位大人、我、胡丞,我們這些人,咱們日後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