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 作品

第422章 《梁祝》再奏,如泣如訴

大禮堂舞臺的幕布已經拉上。

主持人站在幕布前講串場詞,而幕布後面,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的佈置舞臺。

今晚校慶晚會的每個表演節目都是根據需求安排好的。

主持人的串場詞要講多少句,也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

因為串場詞就是用來創造時間,來佈置舞臺。

交響樂相關的節目,所需要的準備時間是最久的。

因為有一百多件樂器需要安排,其中最難搞的就是鋼琴。

鋼琴的搬運要求很高,任何的撞擊都有可能導致鋼琴音階失準,所以搬運的時候要非常小心。

東音畢竟是國內頂級音樂學府,在搬運、調校樂器方面,自然是專業的。

主持人的串場詞已經講到最後兩句。

負責現場指揮的老師,打著手勢,示意交響樂團加快速度。

等說完原本設計好的最後一句串場詞之後,主持人側頭看了舞臺一角的老師。

老師打了個手勢,示意交響樂團還沒有準備好。

主持人保持著微笑,臨場發揮,繼續接話。

即便一開始設計好了串場詞,但有時候時間對得不準,這個時候就需要主持人的發揮了。

這也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基本功,在任何情況下,只要需要就要把串場詞接下去。

“這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取材自民間傳說,如泣如訴、婉約纏綿的曲調,總能讓人沉醉在那優美的旋律裡……”

主持人自由發揮,講了一段關於《梁祝》的背景,等到老師打手勢示意交響樂團準備好了。

他才將最後一句串場詞說出來:“現在就讓我們來聆聽這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說完這句,他轉身走向舞臺一側。

幕布也隨著他的腳步,從中間想兩邊分開。

幕布拉開,露出了後面的東音第一交響樂團。

一百多位交響樂團的樂手,已經就位。

兩組小提琴,兩組中提琴,還有大提琴,大號、小號、長笛,都是東音第一交響樂團的頂配。

不過,還有幾個位置的首席樂手還沒有上場。

這幾位首席,基本都是東音的教授。

還有陸湘兒這位小提琴首席,以及負責彈鋼琴的方醒。

幕布拉開之後,各組樂器的首席才從舞臺一側上場,來到他們的位置上,拿起樂器做好準備。

方醒、陸湘兒和指揮何兆林一起上場。

方醒坐到鋼琴前,略微調整了一下凳子的距離。

何兆林站到指揮台上,拿起指揮棒,伸手將樂譜夾正。

陸湘兒則是站到指揮台旁邊,和何兆林交換一個眼神,表示已經準備好。

何兆林點了點頭,陸湘兒便將小提琴架到肩膀上,準備就緒。

交響樂團全部就位。

大禮堂裡有上千名學生,但整個大禮堂卻安靜得落針可聞。

這種情況很少見。

通常這種校慶晚會的觀眾,都是從大一、大二里抓學生過來看。

晚會演出通常會有點無聊,所以大禮堂多少都會有點吵鬧。

可是,《梁祝》這個節目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能坐在這裡的學生,每一個都是通過藝考脫穎而出,而且文化課成績也要很好才行。

能考進東音的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水平都不會太差。

越是專業的人,就越明白《梁祝》代表著什麼。

即便有個別學生比較懶散,開口說話,也會被旁邊的同學制止。

今晚的《梁祝》,是花錢都看不到的現場演奏。

對音樂有嚮往的學生,清楚其中的意義,都帶著虔誠的心態安靜的聆聽。

……

舞臺上。

何兆林高高舉起指揮棒,向下一劃,

首先是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的聲音響起,第一段是弱奏,微弱的琴聲緩緩傳出,如同大地般沉穩厚重。

緊接著,豎琴輕輕撥弄,彈撥出由中到高的五個音階,琴聲由沉穩厚重,走向清脆高遠,彷彿要將聽眾的思緒從大地帶向天空。

悠揚的琴聲從舞臺上傳出,通過舞臺的特殊擴音設計,在大禮堂上方迴盪。

現場很多學生都不由自主的微微張嘴,讚歎這美妙的琴聲,同時也是本能的想要聽得更真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