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牧閒 作品

第六百九十四章 有準備跟沒準備就是不一樣

 “葛局,你怎麼知道的?”

 “有準備跟沒準備、有動員跟沒動員、有預案跟沒預案是不一樣的。”祺

 老葛遙望著對岸,解釋道: “首先,他們本來就要組織群眾撤離,早在前天下午就把《分洪轉移通知單》分發到戶了,昨天更是出動了一千六百多個幹部,帶著 “六定四包”任務進村包組入戶。”

 郝秋生好奇地問: “什麼六定四包?”

 “就是定村組、定人畜轉移數量、定轉移地點、定轉移安置方案,包將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包人畜安全、包轉移人員生活安排和包災後恢復生產。他們的轉移通知單我見過,單子上精確到戶,幾口人,走哪條路,轉移到哪個對口的家庭,寫的明明白白。”

 葛局頓了頓,接著道: “而且轉移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先群眾後幹部!每個幹部負責一個組,老弱病殘先走,除了必要的衣物和乾糧、耕牛,其他的一律不帶。

 每戶臨走的時候把家裡的門窗全部打開,利於洪水通過。值錢的集體財產,由村幹部組織青壯年搬進躲水樓。”

 席工沉吟道: “這麼說夜裡緊急廣播通知虎渡河潰口之後,那些包村、包組幹部,就能跟村組幹部一起組織群眾轉移避洪。”

 “嗯。”祺

 葛局點點頭,補充道: “再就是鹹魚請徐工統計分析的那份材料,袁書記和黃縣長接到通報之後很重視。讓縣防辦結合安公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以防萬一的預案,並通過廣播進行過宣傳。

 幹部知道洪水來了該組織群眾往哪兒轉移,只要聽過廣播通知的群眾也知道洪水來了該怎麼自救和救人。各村把能用的船都組織起來了,甚至制定了緊急情況下用現有木料扎木筏的準備。”

 安造垸潰口,垸內的群眾毫無準備。

 牌洲灣潰口,堤下的群眾一樣措手不及。

 安公有準備有防範,甚至本就在組織群眾撤離,人員傷亡是應該不會大。

 席工稍稍松下口氣,但想想還是不放心,回頭道: “葛局,小許和小魚不是在那邊救援嗎,可以打電話問問小許。”

 “打電話問問明遠也行。”祺

 老葛掏出手機,翻出許明遠的號碼,直接撥打過去。

 等了大約二十秒,電話通了。

 老葛急切地問: “明遠,你們那邊情況怎麼樣,群眾都轉移出來了嗎?”

 “還有好多群眾困在躲水樓、房頂和民堤上,我們正在協助地方幹

 部搜尋轉移。靠我們這三四十條小舟小艇不夠,主要還是靠地方政府組織的水泥船、木船。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估計要兩到三天。”

 “群眾有沒有傷亡?”

 “暫時沒有,我剛才送群眾上堤,還順便問了下縣裡的幹部,縣裡的幹部說到現在為止沒聽說過有人員傷亡。我們都是一家一家轉移的,家裡人在不在,有沒有全部上來都可以問到。”

 “這就好,你們也要注意安全。”祺

 “葛局放心,這邊的總體情況比安造垸和牌洲灣那邊好很多,村幹部和縣、鄉兩級的包村包組幹部都在,不只是我們在搜尋轉移群眾,人家也在搜尋轉移群眾。”

 有準備跟沒準備確實不一樣。

 暫時沒有人員傷亡,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老葛想想又追問道: “你們離楊柳村有多遠,知不知道楊柳村那邊的情況?”

 “我們離楊柳村很遠,不過我打聽過,洪水沒淹到楊柳村。縣裡連夜組織了幾千人搶築隔堤,把湧進來的洪水控制在南邊。”

 “沒淹到就好,看來我不需要安排人去楊柳村堤段給你們設補給點。”

 “不需要,設在那兒太遠,反而不方便,現在也不缺補給。”祺

 “不缺?”

 “真不缺,從早上8點半開始,各種搶險救災物資就一車一車的往這邊送,也來了好多部隊,連武警昌宜支隊都趕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