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滄月 作品

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集法則

    妙寒一邊思索,一邊審視這片群山之間。

    忽然神色一動,這片山林鬱鬱蔥蔥,看似是一片自然風光,可仔細感應,能見到樹非凡品。

    碩果累累,一顆顆飽滿的黃柿子,充滿生機,氤氳豐沛元氣。

    只不過神氣內斂,不靜下心感應都察覺不到,這實際上是品質極高的特徵。

    “這些不是普通的柿子吧?”妙寒問道。

    蘆薈真人一看,點頭說:“金華果,是洞天裡衍化出的靈根之一,位列上品。看起來和柿子一模一樣,但樹下要鋪金玉,每七日就要以元氣燻養一次。”

    “三十年一開花,三十年一結果,若練成金華丹,可升一甲子修為,百萬段法力以下,皆食之有效。”

    “不出所料,樹下也非凡草,因為一般的草不可能在靈根旁生長,會被抽乾精華。”

    “所以這一定也是洞天裡的草,但叫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垂釣客幽幽道:“清薇草……陟彼南山,言採其薇。”

    “乃是魯山的高人,從洞天中帶回,讓我等種遍南山,以供高人煉丹所用,幾乎可以用在任何丹方中錦上添花……”

    炎奴好奇:“哪位高人?”

    垂釣客一怔,面色古怪地看他:“剛被你劈死了……”

    “哦哦!”炎奴撓頭,原來是剛才那個見他就跑的金身期。

    妙寒則心思一動:“所以這漫山遍野,全是靈根藥草?都是你們種護的?”

    清隱士們點頭,垂釣客繼續說道:“我等平日裡不問世事,悠然山水,閒暇之餘就愛種些花草,而靈根霸道,尋常花草難以在旁生長,久而久之,自然漫山遍野皆為靈根。”

    “哈哈,說得這樣清高……”無須子忽然笑道:“若是這滿山藥草打理不好,魯山道宮又豈會允許爾等在此安然清修?”

    “無非各取所需,換取庇護和資源罷了。”

    “說到底是上位修士們的佃農。”

    垂釣客拂袖不滿道:“哼,什麼佃農?貧道想走就走,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安身?”

    無須子笑道:“是想走就走,但外面哪比得上這裡安全?”

    “更沒有洞天衍化的靈物給你們修行。”

    垂釣客不屑地搖頭:“吾之樂,伱不懂。”

    無須子嘴角一扯:“可拉倒吧,不就是覺得自己和大派、大族弟子沒法比,想著和他們競爭,平白受辱,就乾脆放棄奮鬥,追求志趣麼?”

    “真要是有條件,珍貴資源、頂尖術法皆唾手可得,我不信你們還不屑一顧。”

    “笑話。”垂釣客搖頭道:“練那麼多法術又能如何?爭名奪利非我所欲。”

    “修行不是打打殺殺,修行是求得內心的覺悟。”

    無須子笑道:“那你們何必在此看大派臉色?去海外呀。”

    “真正的清隱士我見得多了,悠然歸悠然,尋樂歸尋樂,為了湊齊一副丹藥,還是得行遍萬里,艱難涉險。”

    妙寒在一旁有些恍然,眉頭一挑:“具體怎麼回事,說清楚。”

    無須子似乎很瞭解清隱士,當即詳細說明了一下這個群體。

    原來清隱士,也要分兩種,一種是真的看透人生,遨遊天地間,遠居山海,清幽寧靜。

    不過,這是有代價的。修仙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煉炁士,可吞吐日月自然之精華,但這對資質與環境要求很高。

    要麼是靈秀之姿及以上,要麼就是在洞天福地,否則壽元耗盡,都可能突破不到劫運期。

    還有一條是採服士,這種就簡單,對資質沒有要求。天天睡覺都可以,能純粹靠吃丹藥吃到天仙。

    不過丹藥珍貴,越到後面,所需要的資源就越多。

    所以真正的清隱士,為了自由快樂,那就得非常清苦,要著重鑽研種田技藝,以及煉丹的手藝。

    想湊齊藥材,就得到處找,於無主之地搜尋,同時自家洞府還要有藥田,種植一些,貼補修行所用。

    突破基本全靠自己,畢竟這種清隱士,往往就是散修或者下品士族出身。

    如此清苦的情況下,那當然就要苦中作樂,遊山玩水擺弄藝術,尋求內心的歡愉,不然這仙修它幹嘛?

    若有二三好友,攜手如此生活,知音相伴,那就更愜意快樂了。

    炎奴笑道:“自食其力,挺好的呀,原來修仙者也要種地、挖野根……”

    妙寒也說道:“我怎麼感覺你就是第一種?”

    無須子眼眸微亮:“我不是……我要成為大仙,窺盡世間至理,求得究竟!”

    隨後聳肩道:“至於那種清隱士,想成仙只是為了長生,為了不死,為了有朝一日可以永遠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辛苦。”

    “此路艱難,為了獨立做到,不求於人。對心境要求也很高,必須真正的看透世情。”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堅持不下去,或運氣不好,或遭遇是非,而臨到了壽元將盡的時候,也沒有湊齊足夠突破的資源,為了避免道行斷掉,只得投奔大門派,為其打工一段時日,解除生存危機後,再離開。”

    “當然,也有一開始就投奔大門派,寄人籬下的……辛苦打理無數藥材,收穫之後,也就夠自己修煉,但起碼不用奔波。”

    說著,他指向垂釣客等人。

    第二種清隱士,就是各個門派內的種田修士,群聚於此,靠為門派打理藥田,來換取居住在結界內的資格。

    一方面同類修士多,彼此可以交流心得,互通有無,排解寂寞。

    另一方面,則是背靠門派,偶爾還能換取一些外面弄不到的資源。同時安全有保證,幾十上百年都不會遭遇到一場是非。像這次炎奴殺來,屬於極罕見的事件……

    如此想快樂就快樂,也沒有修行壓力,無非是看人臉色,偶爾受點氣罷了。

    這樣一來,就更要消解煩惱,同類湊在一起,談玄論道,彼此誇耀,追求藝術。

    自成一派圈子,不問世事,表現出對強大修士的不屑。

    “原來如此!”妙寒心說這不就是修行界的佃農麼。

    打理這滿山藥草,卻都屬於門派,而自己只能拿到一人份的收穫,足夠自己修行。

    這與佃農有何區別?只不過沒有生存壓力,也更自由一些。

    想修行得快,那就來門派‘隱居’,保底能一直修行下去。

    不想幹就走,去荒野隱居,但修行資源就很難獲取了,修行不易,有可能壽盡而死。

    清隱士歸根結底,就是沒有背景與資質,繼而也沒有大志向,尋得一些小自由與小快樂的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