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874章 以儒道為開路先鋒



            林蘇笑了:“周大儒此言,足見你混淆了道與道的區分,儒家有云,兵兇戰危,沙場之上,不適用儒道,只適用於兵道,連儒道都不適用,仁道自然更不能用於沙場,至於官場之上,清積弊,利民生,正是蘇剛才所論‘大仁’之印證,又有何處不妥?”

周亦方一時語塞……

這回答天衣無縫啊……

林蘇接著道:“不過,周大儒剛才有一言深得我心,知行合一方為道,知行不一是為偽,蘇過往三年,於仁道致力於知行合一,如今也是小有所得,就給二位展示一番如何?”

李濟生和周亦方對視一眼:“請!”

兩人異口同聲,但是,心思卻是不一樣的。

李濟生是畢生研習仁道的人,他也是致力於知行合一的,但他卻也知道,這知行合一有多難,天下的苦難何其多也,他一人之力終是有限,縱然他散盡家財,將仁之一道發揮到淋漓盡致,但苦難依舊在,而且愈演愈烈。

他很想知道,面前這個傳奇的文道天才,是如何在仁道上知行合一的。

這是純學術的探討。

但周亦方卻不是這樣,他是大隅朝官,他是戰略思維,他敏感地捕捉到林蘇會展示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東西,這叫什麼?這叫敵情!

敏感的人,心有溝壑之人,是能夠透過現象看到秘密的。

只要你林蘇敢於展示大蒼的真實一面,他就能解讀出一大堆信息,可用來作為陛下反攻大蒼的參考。

林蘇手一抬,掌中王印光華沖天而起,在天空演繹出了一幅悽慘的景象。

一條大江東流去,江邊流民無數,冰雪尚在,流民衣不蔽體,低矮的茅草屋,路邊還有凍死的屍骨,整個天地間,一片淒涼氣息……

畢玄機呆了,這是什麼地方?有點熟悉的感覺,但是記不起來這是在哪裡,畫面拉昇,她心頭大跳,她看到了望江樓,她還看到了梅嶺……

滿城之人也都呆了,甚至街頭的流浪漢都呆了,天下間竟然還有比我大隅更苦的地兒?我這是找到了優越感啊,別看我老漢窮得很徹底,但我還不是最窮的,還有人比我更窮……

“這是何地?”周亦方目光閃動。

“此為大蒼曲州海寧江灘,亦是蘇之家鄉!”林蘇道:“但這是三年前的家鄉!”

“三年前?”李濟生道。

“正是!三年前蘇之家鄉,雖然號稱文道風流地,煙雨畫坊鄉,但是,亦有這樣的慘痛傷疤,流民十萬,無房無財無衣無食,每個冬季,都會凍死數以萬計之人,每個雨季,都會淹死數千人,有個細節,李宗師或許有感,此江灘流民中,叫春生、秋生、夏生者比比皆是,唯獨沒有叫冬生的,只因為冬天生的孩子,幾乎沒有人能存活下來。”

李濟生長長嘆息:“天下之大,苦難尤多,豈獨我大隅乎?”

林蘇道:“正是如此!是故,蘇立誓以仁為基,改一方天地……”

李濟生霍然抬頭……

周亦方霍然抬頭……

兩人的心態瞬間改變!

他們終於想起來了,今天的展示其實是對仁道的驗證……

難道說,在這根本看不到希望之地,他竟然能改?

空中場景猛然改變……

愁雲慘淡一掃空,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冬季!

江還是那條江,海寧城還是海寧城,梅嶺還是那座嶺,但下方突然之間完全改變,變得驚天動地……

原來雜草叢生、缺口處處的江堤,變成了雪白的一線,整整齊齊!

原來的雜亂茅草屋一掃而空,變成了越冬的麥田,麥田後面,無數的小樓,規劃整齊劃一,這個時節,竟然還有梅花開放,無數人走在江堤之上,身著棉衣,紅光滿面,笑容滿面,孩子們在江堤上打雪仗,相互追逐,童真的笑聲似乎掃清了一切陰霾。

畫面遞進,越過義川河,到達義水北灘,義水北灘更是漂亮,一座大湖之下,梅花遍地開,很多老百姓門上貼著春聯,門口乾乾淨淨……

這樣的場景——這個世界幾乎根本看不到的場景,毫無徵兆地升上了濟州城的天空,所有人如觀仙景,所有人頭腦中都盤旋著不可置信的念頭……

如果沒有先前那幅投影,他們絕對不可能相信,這是三年前還破敗不堪的海寧江灘,但是有了那幅投影,他們不信也得信,因為這地理山川,這海寧城旁邊的場景,跟先前那幅投影一模一樣。

山未變,江未變,古城沒有變,變的只是這道傷疤……

林蘇的聲音輕柔而過:“這,依然還是海寧江灘,蘇興實業,辦工廠,納流民為工,改家鄉風貌,到如今,海寧江灘人口擴充至五十七萬,計十三萬餘戶,戶戶有小樓,家家有餘財,凍死、餓死、被洪水淹死的慘痛記憶,全部成為歷史,李宗師,以你看來,此是否算是仁道之‘知行合一’?”

李濟生猛然站起:“林宗師短短三年之內,讓海寧江灘變成如此人間仙境,誰敢不承認此為仁道之‘知行合一’?老朽深敬之!”

深深鞠躬。

周亦方臉上又青又白,完全說不出話來。

他本意是給林蘇出個難題,將林蘇戴在他家陛下頭頂的偽仁之帽重新送給他,但是,林蘇卻來了這一手,這一手一出,林蘇真正換得了李濟生的敬重。

又豈止是李濟生一人?

滿城百姓心頭全都大浪翻,遭受了十二級颱風的橫掃!

大隅今年是如此的艱難,各行各業都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哪怕是富戶都沒有餘糧,窮人更不用說了,他們的死亡率高居歷年之首。

官府之人四處傳播,說造成民眾如此苦難的原因是因為大蒼,大蒼新君殘暴至極,大蒼林蘇惡魔一般,他們完全失去了聖道之仁,化身地獄惡鬼,他們還有意攻佔大隅,一旦他們佔領大隅的國土,你們就會知道,縱然是目前缺衣少食的處境,也是你們這一輩子生活的天堂!

這種宣傳方式是有效的!

百姓也覺得哪怕缺衣少食,也比戰亂之時人命不如草要好得多——知足了,不折騰了,民怨得以平息。

此外,他們中也有許多人對林蘇這個名字從不認識到認識,從認識到痛恨。

但是,林蘇這一手一出,有很多人改變了觀感……

他們突然覺得,如果林蘇真的佔了大隅,是不是意味著大隅的民眾,也有機會一步登天?

理想或許虛的,現實永遠是實的……

林蘇面對李濟生的鞠躬,也鞠躬相對:“海寧江灘,義水北川大改造,雖是蘇一手促成,然而,本質上還是小仁!只因他們的改變,源於林家幾家工廠的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