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841章 所有的難題,一夜盡解

第一個問題說完,章浩然臉色很嚴肅:“林兄,咱們都是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軍人作出的奉獻與犧牲,你昔日也曾為三萬英靈討要撫卹,如果讓他們就這樣流落街頭,我相信你也是不忍心的。”

他沒有問陛下,因為他知道陛下根本沒辦法。

林蘇道:“大蒼兩千萬軍人,此刻一裁一千五百萬開外,涉及面極廣,正如浩然兄所言,他們一代代人在戰場上流血犧牲,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每個退伍之人,都給足安置費,傷殘軍人,另外給足傷殘補助,沒有家的人,我們給他們一個新家!”

眾人面面相覷……

章浩然提出的兩難問題,他幾句話回答得乾乾淨淨,而且比章浩然這個兵部尚書還爽快,但……

“林兄,國庫真沒錢了!”霍啟道。

霍啟,戶部左侍郎,他見到話題轉到了錢的問題上,一肚皮的怨念,你林兄大筆一揮,撫卹給足、安置費給足、傷殘給足,這都要錢啊,國庫空空如也,拿啥給錢?

你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眾人目光齊聚林蘇臉上……

林蘇笑了:“國庫只是眼前沒錢,可不代表著永遠沒錢,霍兄,民間如果一時沒錢會怎樣?”

“唯有借債!”霍啟道。

“對啊,民間無錢可借債,國家無錢也可以借債!”林蘇道:“可以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叫‘國債’!我們印發一批國債,約定一個合適的利率,大蒼國內有錢之人可自發購買,就當是投資,面對這群需要安置的軍人,也可以直接給這國債,此國債他們可以拿來買米買面買田置地,任何人都不準拒收!”

姬廣眼睛大亮……

國債?

新概念?

這似乎……似乎真的行!

老天作證,他這段時間頭都大了,最愁的事情就是錢,如果按林蘇所說的,最難的問題豈不就解了嗎?

周章鬍子拼命地揪:“皇朝向百姓借款,這……這似乎有些不成體統。”

“倒也沒什麼不成體統的,昔日聖人發跡之前,都有借債度日之舉,只要認債認還,還本付利,老夫倒覺得是一條新路!”章居正言。

陳更點頭:“老夫覺得的確是一條新路,民眾將銀子存入錢莊,錢莊開出的銀票風行天下,無人質疑,一國皇朝以皇朝信譽作保,難道還不如一家錢莊不成?國債,該當比銀票還硬!”

兩位大佬這麼一定論,眾人紛紛認同!

“大家同意了?”林蘇道:“如果同意,那我得詳細說說這國債有哪些關鍵點……首先,得控制總量,總額不可超過一年稅收的總收成,而且也不宜一次用足,分批分期……”

姬廣眉頭微皺:“這又是為何?”

林蘇道:“這涉及到一門高深的學問叫經濟學,如果國債發行過多,過於密集,就會引發市場上各種物品價格飛漲,所以,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必須謹慎行事,寧可慢一些,萬萬快不得!各位,切記切記!”

姬廣輕輕點頭:“一切依你,你說說,還有無其他禁忌?”

“國債之事,第二關鍵點就是防偽,至少一國國債,得比銀票防偽技術高點吧?要是出現假貨,那就真的傷民傷國之根本了。”

眾人一齊點頭,這一點倒是可以放心,銀票風行天下,可以控制得住,一國的國債自然更加可以控制得住。

眾人對此再無異議,第一個難題迎刃而解。

林蘇心頭怦怦跳,我靠!我這是將貨幣這個概念引入了啊,國債,如果不署名,如果具有流通性,那跟貨幣基本就沒什麼區別了。

貨幣的事情,很多封建王朝都有過嘗試,失敗者居多,但是,那純粹是當執者不懂經濟金融,只要陛下和戶部的人對經濟多點常識,貨幣這個概念,還是可以推行下去的。

貨幣,在封建王朝的推動作用無與倫比,這扇門一開,整個社會全都會活起來。

關於兵改的問題,得到圓滿解決,章浩然興奮得跳……

也刺激到了李陽新,他是民部的,他目前第一要務是抓各地農田水利……

他提出了問題,他的問題就是效率問題,有沒有什麼好的工具,能夠快速推進水泥的生產、農田水利改造的進度,離明年雨季只有半年多時間,他擔心明年雨季到來之時,進度沒跟上,實現不了他一年之內基本消除水患的雄心壯志。

這個問題提出來,眾人紛紛白眼相對,你這個問題不該問工部嗎?

拿來問他?

但是,林蘇手一起,一枝筆在手,隨手畫下了幾幅草圖……

“此為獨輪車,構架極為簡單,但是,用在工地上,比人力效率提高至少三倍!”

“此為傳送帶,主要用於礦山取礦之用,雖然本質上還是人力畜力,但運送物資效率至少提高十倍!”

“此為水車,海寧已經用了兩年多了,我看各地好像都沒用上,拜託,我林蘇真沒有收專利費的想法,你們用得上就拿去用……”

“這是破山錘,其實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就是隻錘子,但這柄是軟的,軟柄子用來砸石頭,比硬碰硬的錘子打擊力更大。”

“這是吊車,用這個東西,一個普通人可以吊起千斤巨石,李兄你別用這種眼神看我,你不管信不信,你總得先試了再說……”

五幅草圖,李陽新眨巴眼睛,一時之間完全懵……

“好了!說說最難的那個問題吧!”林蘇拍拍手……

最難的那個問題,一直都是稅制改革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在座的所有人都作出過努力……

陳更在白鹿書院論了一回道,站在歷史的角度,講述不善待於民,會有何種慘痛的教訓,而此稅制,就是善待萬民。

章居正在文淵閣論了一回道,他主打的是一個情懷,文道,聖道也,聖道,濟民之道也,文人得到了全民的敬重,理所當然也要成為全民的表率,做躺在民眾身上吸血的蛀蟲可恥,享受特權私利可恥。

他們的論道怎麼說呢?

很成功!

現場道境花開!

文人引發廣泛的討論,總體傾向於認同。

但是,實際操作是另一個層面的事情……

阻力重重!

大多數人還是逐利的,嘴裡講的是仁義道德,內心全是個人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