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797章 對大隅的斷根之策

林蘇眼中光芒微閃:“不出意外的話,戰爭會暫時中止。”





厲嘯天目光抬起:“會暫時中止?”





“是,李熾乃是一代雄君,他之行事,亦有章法,當零丁洋成為他不可承受之重時,他就會調整戰略,不會盲動。”





厲嘯天沉吟:“這就是你所說的,庸人行事,只思能與不能,謀大局者行事,還看值與不值!”





“是!這也是我當日讓你關閉談判之門,鐵血殺戮的關鍵原因!”林蘇道:“站在李熾的角度,他不肯捨棄舊晉三千里山河,必定想方設法重奪舊晉,只要你這邊態度有半分鬆動,他就會存有幻想,唯有戰場鐵血,才能真正打破他的幻想,讓他正視當前現狀。”





厲嘯天目光閃動:“現在,他已經正視現狀了嗎?”





“看問題,見微知著!從楚軍的出動,即可一葉知秋!”林蘇道:“楚軍乃是大隅南部二十三州最後的軍隊,同時也是一支很微妙的軍隊,這支軍隊派出,其實就代表著李熾落下了零丁洋之戰最後的棋子。”





厲嘯天眉頭皺起:“微妙?”





林蘇手起,給自己再倒一杯酒,杜玉亭一時入了神,沒搶先倒酒,趕緊接過酒罈,給厲嘯天也倒了一杯,凝神傾聽……





林蘇作出瞭解釋……





楚軍很微妙,妙在何處?它的前身,其實並非大隅本土之軍,它是昔日楚國的一支軍隊,楚國滅亡之後,這支軍隊被大隅收編,但是,大隅李熾對它終究不能完全放心,往日,大隅南部有七支軍隊,舊晉三千里山河在李熾的掌控之下,楚軍夾在其中,想翻天都翻不了,所以,李熾也並不在意這支軍隊。





而如今,情勢大改,南部軍隊打沒了,戰場前線成了零丁洋,楚軍就沒有人能夠節制。





在這種情況下,這支軍隊就成了李熾的一個隱患。





有兩種處置方式。





其一,作為前鋒部隊,為李熾的大軍開路,以開舊晉。





其二,借大蒼之軍滅了它,消除隱患,以定後方。





說到這裡,林蘇提問:“你覺得李熾用的是哪種方式?”





“第二種!”厲嘯天眼睛大亮。





“為何?”





厲嘯天道:“前期零丁洋已經葬送四支大軍,每一支都強過楚軍,楚軍孤軍而入,毫無勝算,除了借飛龍軍團之手,滅了它之外,沒有第二個理由。”





“正是!”林蘇道:“李熾開始擔心內部隱患了,就不會再盲目對外用兵!”





這就是邏輯判斷!





楚軍雖然並不強,但好歹也是一支軍隊,如果李熾打算不顧一切奪回舊晉,斷然不會下手斬了自己的一條臂膀。





他下手斬之,說明他內部的隱患已經開始威脅到他。





“內部隱患……”厲嘯天道:“會有哪些?”





林蘇道:“大晉重歸,對於大隅最大的威脅,不僅僅是晉地三千里江山之失,還會引起可怕的連鎖反應,大晉能脫身而出,昔日的呂、楚、韓呢?會不會生有異心?需要知道這四國均是大隅以鐵血手段硬生生奪取的,何處又無怨恨?何處又無罪孽?更何況李熾其人,自詡一代雄君,只知馬背上取天下,而根本不知治天下之秘奧,他治下之民,無一餐飽食,無一床之眠,人心思變,大隅危機重重。”





厲嘯天手中酒杯一放:“這就完全對上了!李熾擔心舊楚沿襲大晉復辟之路,先行解除舊楚武裝,將楚軍送到我飛龍軍團面前,讓我們滅了它!”





杜玉亭在旁邊聽著,心潮澎湃,對兩位上官亂局之中的慧眼,真正佩服得五體投地,難怪說文人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他們僅憑一支楚軍的出動,就判斷出大隅皇帝的動向,這份思維,何人能及?





杜玉亭開口了:“王爺,侯爺,大隅兵力已經損耗嚴重,如今又隱患重重,我大蒼能否跨洋而渡,一舉而定北境?”





當日的定北境,指的是舊晉三千里,而今日他的定北境,指的是整個大隅天下。





林蘇笑了:“杜將軍想一舉平定整個大隅?”





杜玉亭哈哈一笑:“王爺就不想麼?”





他問出這句話,其實很失禮。





厲嘯天目光投向林蘇,他也很想知道這個答案……





站在文人的角度,邊境劃界而治,是正道,是仁義之道,在遇到生存威脅之時,殺得再猛也沒有心理障礙,但明明已佔上風,還趕盡殺絕,就不是文人正經作派了,就有違道義了。





林蘇面對兩人的目光,淡淡一笑:“站在文人的角度,我們該到此為止、得勢饒人;站在普通民眾的角度上,國恨家仇豈能忘卻?我們不只是文人,我們也不只是普通的民眾,我們此刻還是軍人!軍人站的角度唯有一個——戰略角度!戰略角度該當以史為鑑!九國十三州千年歷史告訴我們,面對一個以殺戮、侵略為立國之基的國度,是不能給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的,一旦心慈手軟,就會養虎成患,邊關戰局,還是會兵連禍結,遺禍眾生!”





杜玉亭和厲嘯天眼睛同時大亮。





他們先前是有擔心的。





他們擔心林蘇滿足於零丁洋劃界而治。





因為這是大蒼幾乎所有文人都會選擇的事情。





而且理由無比的高大上……





聖道治世,以仁求仁!





遇到強敵,奮勇而殺,是正理,但你明明已經佔到了上風,明明已經逼得敵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你還不放過,就過分了。





你再過零丁洋,那你跟昔日的大隅有什麼區別?





諸如此類,每個文道大儒都可以說上三天三夜絕對不炒剩飯……





但是,作為邊關武將,作為四鎮舊人,他們不爽!





他們的親人死於大隅屠刀之下,他們豈能忘記親人臨死的慘嚎?豈能忘記姐妹被汙辱後投井而亡的恥辱?





現在林蘇給出了明確的態度。





大隅,他不打算放過!





而且他的理由也同樣堅挺:任由大隅休養生息,終是養虎成患!





以大隅的狼子之心,只要讓他緩過這口氣,將來還是大蒼北部的大敵!





九國十三州有過這種慘痛的教訓。





甚至林蘇曾經所在的那個世界,也有同樣的教訓,封建社會時,面對北方遊牧民族,來個什麼和親之類的,到頭來人家發展壯大了,殺得漢室十室九空,即便是近現代,比如小日子過得還不錯的那個,從戰敗國的陰影中走出來之後,不也變得不太安分麼?……





三人心意相通,話題開始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