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383章 真假詞宗

    也不知道?……那你記住這個規律就行了,別問那麼多為什麼,記住啊,人的思緒是會騙人的,思維盲區還是存在的……什麼?你連盲區都不知道?那算了,跟你解釋不清楚,咱們去忽悠南楚居士!

    兩人一番對話,李歸涵原本已經被他撩毛了,但林蘇後面一句話一出,她還是被打了一針興奮劑:“你剛剛刨了畫聖聖家的祖墳,現在真要去刨詩聖聖家的祖墳?”

    “什麼刨祖墳?”林蘇橫她一眼:“我是給他送驚喜的!”

    “到底是驚喜還是驚嚇你說清楚。”

    “這個問題問得那是相當的好,一開始興許真的是驚嚇,但很快,就是驚喜……”林蘇豎起手:“不要再問問題,我覺得你的問題比‘問題寶寶’都多。”

    “問題寶寶是誰?”

    啪!林蘇一巴掌拍在自己腦袋上:“閉嘴!開路!”

    安靜了。

    有磨牙的聲音,林蘇目光慢慢移了過來,李歸涵咬牙切齒:“你坐著我的道璽,用著我的玉蟬,還欠著我一屁股的債,居然敢對我囂張……”

    “我在思考問題,等把這邊一堆破事了結了,我給你寫詩,唱歌,吹笛,好不好?乖,別鬧……”

    李歸涵心中氣兒順了,開心了,充滿期待了……

    南陽古國白芨原,原來不過是個隱士隱居地,但從某一個時點,就變了,變成了文道聖地,為啥呢?

    因為“詞”這條金光大道,是在這裡開啟的。

    在此隱居十年的南楚居士,也一步踏向他的人生巔峰:一代詞宗!

    詞宗所在地、詞的開創地,這是何等的榮耀?

    昔日無人問津的百里荒原,一夜之間馳名天下,成為全天下文人爭相造訪的文道聖地。

    白芨原上,每一天都在發生鉅變。

    昔日的小縣城改名了,叫詞都,詞都之中,所有的酒樓全都改名了,什麼“老三酒樓”、“老陳酒樓”、“三大碗”這些沒什麼文道底蘊的招牌不要用了,取些文雅的名字,也好配得上文道聖地。於是,酒樓的名字一夜之間就全變了,每個名字都有出處,都有故事。

    比如說,青杏樓、殘紅院就出自“花退殘紅青杏小”,燕子嘰,綠水山莊,出自“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甚至還有一堆傳說,印證著詞宗老人家這首詞道開山之作,就是在這裡尋得的,每一個字都是……

    你如果不信,不妨去問問“天涯”學府的院長,院長老人家有個義女,就是詞宗筆下的“芳草”姑娘,這就是“天涯何處無芳草”的真正出處……

    天下文士前來,聽著這些故事,個個熱血沸騰,踏著詞宗走過的腳步,走街串巷,體悟人生,追求文道,尋求靈感……

    詞都之中,到處都是弄筆人。

    詞都之外,小山村裡都住著無數的讀書人。有的是粘點文氣,苦讀書的,有的是尋求指點的,下一屆科考就在明年,可是說來就來的。

    當然,除了這些倚在詞宗腳下讀書的正規讀書人之外,還有無數的交流者。

    交流者可就更加的非同一般了,其中有早已通過殿試的正規大儒,也有文心極致大儒,甚至還有已破文路的高人。

    這些人,走到哪裡都是天下側目,但在詞宗所在地,卻是不敢放肆。

    他們敬的是一代詞宗,敬的也是聖道!

    所以,街道上行走的、田地裡種田的、山上砍柴的,沒有人敢輕視,因為沒有人知道他們是真正的農人,還是過來尋求靈感與交流的文壇大伽……

    林蘇和李歸涵到了詞都。

    怎麼去拜見詞宗呢?

    李歸涵給出了回答:咱們不能直接乘坐道璽到他隱居的“柳綿坡”,需要步行穿過青雲路……

    為啥?林蘇斜眼視她。

    李歸涵橫他一眼,你好歹也是文人,這是體現對他的尊重!一代詞宗,開闢文道高峰,任何一個文道中人,都該表示尊重!

    林蘇瞪著她:“那你幹嘛不尊重尊重我?我開闢小說大道,對文道也有很大貢獻。”

    “少在那裡顯擺!”李歸涵甩他一頓:“小說能跟詞道相提並論嗎?詞入了科考,成為跟詩並肩的兩

    大高峰,小說能入科考嗎?”

    林蘇滿肚皮的不服氣,但又沒辦法去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