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201章 入南境

    林蘇意識沉入文山。

    文山之上,九面絕壁。

    一面詩,一面詞,一面小說,一面兵法……

    目前上面記錄的兵法空空蕩蕩,上方四個大字:《三十六計》。

    下方一篇兵法乃是《借刀殺人》。

    這篇兵法,是當日在無道淵面對無道龍君之時,他為救命而吟誦的,從此就刻上了他的文山,成為他自己的東西。

    要想兵法刻錄於文山,沒那麼簡單,並不是你寫下三十六計全文,所有的兵法都刻在這面絕壁之上,不可能!

    需要你演繹。

    如何演繹?完全吃透兵法精髓,用這兵法真正做成一件事情,用實際行動證明這兵法的可行。

    林蘇生活於資訊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他頭腦中裝有古今中外無數的經典案例,三十六計他大部分都已經完全吃透,那麼,演繹就成了兵法定型最後的一步。

    《借刀殺人》他使用過,借無道龍君之手殺了西海龍君派來的高參,聖人認為他做到了兵法的實用性,所以將這門兵法刻上了他的文山。

    可能有人會說,兵法刻於文山,跟兵法記在腦海有區別嗎?

    在一般的地方真沒區別。

    但在這個世界,區別大了……

    為啥?

    刻於文山的兵法,不僅僅是兵法,還是一種神奇的技能!

    這種技能在戰場上,將爆發出難以想象的戰鬥力。

    放在後面再細說。

    兩兄弟掠過高山,掠過平原,掠過萬里長江,掠過千里水鄉……

    也掠過了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

    次日清晨,他們穿雲破霧,落在南部一座城池之下,這裡,四望無人,這裡,殺氣如沸,這裡,就是人族與魔族血戰百年的南境邊城:血雨關。

    英雄至此,血灑邊關!

    從海寧到血雨關,整整兩千三百里,跨越南部九州,如果他們不是進士,這一趟至少一個月,但他們是大儒,千里奔襲只花了一天一夜。

    雖然只花一天一夜,但林佳良從空中落下之時,依然很狼狽,他的文氣已經耗盡,幸好後半段林蘇幫了他一把,帶著他飛行,否則,他落地都站不穩。

    而林蘇,強悍之處顯示了出來,兩千多里的飛行,他依舊行有餘力,而且一落地,消耗的文氣快速補充,補充的速度超越旁人十倍。

    這是他回春苗在起作用。

    兩人走向面前這座雄關,雄關上有軍陣,不容飛越,任何人來此,都只能步行入城,接受檢查。

    兩兄弟離城門漸近,城門口的守軍冰冷的目光牢牢鎖定,雖然無聲,但久居鐵血之城,他們的眼神也自有殺氣……

    什麼人?

    林蘇望著他們笑一笑,手輕輕一抖,一件官袍出現在掌中,青色,上有靈鶯,五道金邊,守城軍士同時一驚。

    五品文官?這在邊城幾乎是大熊貓一般的珍稀存在,尋常五品文官,誰會到這生殺之地來?除了監軍之外,監軍也不過五品!

    林佳良也是手一抖,七品官服!

    兩人就在軍士的眼皮底下,換上了正式的官服,然後大步走向城門。

    幾名軍士同時站直:“兩位大人,敢問……敢問來血雨關有何公幹?”

    林蘇手輕輕一抬,掌中一枚官印:“本人林蘇,京城監察使,特來血雨關執行公務!”

    官印一出,一把金色的長劍懸浮於空中,“監察令”三字橫於空中,這是作不了假的,是通行天下的令牌。

    軍士同時立正,行軍禮:“恭迎監察使大人!”

    “大人請進!小人這就通知統帥大人出迎……”

    三名軍士領著林家兄弟進城,一名軍士飛跑向主城統帥府。

    林蘇目光四顧,不由得輕輕嘆息,城極大,人也有很多,有軍有民,有商有鋪,看起來挺興旺挺平安的,但街道上殘留的血跡,居民臉上帶著的傷痕,還有他們眼中的死氣,都顯示著這座血雨關的風雨滄桑。

    遙遠的南側城牆,高大無比,城牆之上,站著長排戰士,林蘇過來,他們都沒有回頭,他們的職責就是防守對面的魔族。

    城中,也有菜地,有田園,還有耕作的農民,個個面黃肌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