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了你奶瓶 作品

第441章 鄭伯克段於鄢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春秋》認為,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莊公的弟弟;兄弟二人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鬥,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而非莊公,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

    少師講到這裡時,五皇子臉上露出譏諷的表情。

    少師道:“殿下,您是有何疑問嗎?”

    五皇子道:“鄭莊公有什麼錯?卻在史書中受筆者譏諷,受世人譏諷。”

    少師道:“鄭莊公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任弟弟,直到無可挽回,才出兵鎮壓,其中何嘗沒有縱容之意。若是一早勸誡,何至兄弟反目,母子反目,天下人遭殃。”

    五皇子今天彷彿吃了火藥,剛跟顧玉嗆聲完,又跟太師嗆聲。

    五皇子怒道:“鄭莊公出生時,便為母親武姜所厭棄,從小並未感受到慈愛,不也成就一方霸業。弟弟共叔段享受了母親的慈愛,卻不知滿足,妄生貪念,想要搶奪鄭莊公的國君之位,造成天下生靈塗炭。

    鄭莊公說他‘不義,不暱,厚將崩’,有什麼錯?共叔段於焉被殺,乃是咎由自取,憑什麼說是‘如二君,故曰‘克’?共叔段一個亂臣賊子,也配稱為‘君’?”

    顧玉不由側目。

    這是史書給鄭莊公和共叔段的判詞,巧用春秋筆法,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一個“鄭伯”,貶低了鄭莊公捧殺弟弟的行為,一個“克”掩蓋了共叔段謀反的事實,竟成為“兩國君之爭”,再次拉低鄭莊公,《公羊傳》更是將“克”字謂之“大鄭伯之惡也”。

    歷來史書中,記錄這段歷史,在批判共叔段的同時,總把莊公貶得更低,認為是莊公的刻意縱容,才讓共叔段一步步走向滅亡。

    少師聽了五皇子的話不由嘆氣,道:“殿下,莊公身為兄長,本該承擔教導弟弟共叔段的責任,可他不斷縱容...”

    “荒謬!”

    五皇子打斷少師道:“若是身為兄長,就該承擔起教導弟弟的

    責任,那麼武姜身為莊公的母親,豈不更甚?可武姜因為生莊公時難產,為莊公取名‘寤生’,‘惡之,愛共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