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魅 作品

第151章 年少輕狂

    魅羽躺在裡間的床上,身上蓋著厚棉被。紫幽格擺在床頭的小桌上,像個微型煉丹爐,爐中心有個明亮的光源在緩緩旋轉。不同於普通光源的是,爐裡的光線不是連續的,而是由一個個不斷變幻明暗度的小方塊構成。也就是說,爐子裡面的空間並不像空間,更像塞滿了小顆粒,看久了讓人起雞皮。

    靠窗的書桌上擺著一盞油燈,鋪著紙筆。錚引知道魅羽在進入幻境前,鷹裘曾教過她一個法門。若能成功找到石碑上的文字,只需手裡捏個訣,再默唸一遍咒語,就可以把她那一刻看到的景象原封不動地“印”在腦中。等醒來後,再把影像調出來,照樣子畫在紙上。否則既然是誰都看不懂的文字,又如何記得住呢?

    此刻的魅羽閉著眼睛,偶爾會蹙一下眉,也不知看到了什麼。錚引在她床沿上坐下。屋裡屋外都很靜,油燈和紫幽格將他的影子重疊地投在四處。他感覺自己正處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一條路,有無數個溫馨的夜晚等在前方,他的身旁有她陪伴。另一條路則很短,會隨周圍的一切在幾個月甚至幾天後便不復存在、戛然而止。也許命數早已註定,但無論如何,眼前的這一刻是屬於他的。哪怕明日就天崩地裂也影響不到他此刻的平靜和富足。

    望了一會兒她,又望向那個紫幽格。這個東西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稀世珍寶吧?能探知古往今來任何地方的秘密,其用處定然不可估量。然而倘若他錚引也有時間去破境的話,他最想知道什麼呢?琢磨了半天,居然沒有什麼是他特別好奇的。嗯,也許去看看她小時候長的樣子吧?多好啊,做一個不需要懷舊的人,說明眼下的自己就活在幸福中了……筆趣庫

    這麼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了一會兒,意識到時候不早,他得啟程了。在起身前伸手到她被中探了探,看裡面是否暖和。結果摸到一張紙,取出來一看,上面寫著八個字。

    “亂摸我的人是小狗。”

    他呵呵地笑了。這個鬼丫頭,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給人帶來歡樂。有她的地方,就算永夜也是輕快明亮的。

    ******

    “靜一靜,安靜!”守門的中年道士衝門外空地上的眾人說,“諸位道友都是青年才俊,遠道而來,著實辛苦了。請大家稍安勿躁,再等半個時辰便可入內。現在先請將就著用點兒粗茶。”

    “還要等半個時辰?”眾人不滿地說,眼睛瞅著門口正在搭好的茶桌。正值盛夏,看天色像是午後。四周是蒼天古樹,蟬鳴陣陣,然而眾人臉上還是淌汗不止。“為什麼剛才四大觀的參試者就能提前入內?說好了這次招人面向六道眾生,同是修道者,難道還分三六九等嗎?”

    那當然了,魅羽在心裡冷笑。作為鬼道平民家庭出生的女孩兒,年紀輕輕去過的世界已經比誰都多。哪裡沒有高低貴賤、世態炎涼呢?便是仙界也不能免俗。

    此刻的魅羽是附在一個年輕人身上。身邊還有二十來個人,有出家的有俗家的,年紀也都不大。衣著髮飾各式各樣,肩揹包袱、腰繫水袋,有的背上還斜插著遮陽傘。確實是遠道而來的樣子,且資質看著都不錯。不過自己這是身在何處呢?這個道觀好像曾經來過一次。

    別想那麼多了,她又不是來參賽或瞧熱鬧的。成烎在將紫幽格送給她的時候,同她說過破境的規矩。通常她是附體於幻境中的某個人,經歷的都是過去已經發生了的事。她可以只做觀察,也可以對她所附體的人稍微施加影響,但是這個影響要儘量小。倘若改變太大,同事實偏離太遠,幻境就會像泡沫一樣碎掉。

    然而那篇碑文又會藏在哪裡呢?剛好她的宿主在環顧四周,見門前的空地上有塊方方的石碑。“過去看看,”她用意念命令道。宿主走過去,站在石碑前讀了起來,顯然不是。那就是在道觀中,或是在這些道士身上攜帶的某本書裡?希望不是後者。

    “諸位道兄想必誤會了,”一個聲音從大門裡傳出來。說話的人應當年紀不大,但中氣十足。隨後便有一個黑袍小道士出現在門口,衝眾人作揖行禮。

    魅羽只聽聲音便知此人修為在自己之上。目光繞過身前站著的幾人,望向說話之人。十八九歲的年紀,衣著樸素。眉眼端正,算不上漂亮,可那雙黑眸特別亮,透著靈氣和智慧。魅羽總覺得這人很眼熟,甚至可以說是個和自己交情不淺的朋友,卻又怎麼也想不起姓甚名誰、在何處見過。

    於是抬頭望向道觀大門頂上的那塊匾——齊姥觀。她吸了口氣,現在她知道這個小道士是誰了,竟然是年輕時候的寒谷真人!怎麼會第一次入幻境就來到齊姥觀了呢,還一下子退回好多年?她還能找回前庭地那幾座石碑的信息嗎?

    算了,先不理這麼多。她和寒谷雖然見面次數不多,但寒谷為人誠懇接地氣,通曉人情世故,和她也挺投脾氣。有些話連兮遠師父她都不敢告訴的,卻可以同他傾訴。這時還不趕緊瞪大眼睛,仔細觀察一下年輕時的道長?話說此刻的他能預料到自己日後會成為這個道觀的觀主嗎?

    “讓諸位在門外等候,實非敝觀待客之道,”寒谷接著說,“四大觀的道友們被天官提前傳喚,也不是什麼特殊待遇。只因祈詠法會是四大觀聯合籌辦,天官們想預先詢問一下準備事宜。當中牽扯到各觀的一些財務和人事糾紛

    ,不便為外人所知。”

    來客們聞言,小聲議論了幾句,像是在打聽面前的小道士是誰。最終得出“不愧是齊姥觀池垚真人高徒,名不虛傳”的結論,隨後便一個個走到桌前取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