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非 作品

第一二七章 唐僧(12)誅仙陣圖,劍壓靈山

 “師父,去不得啊!”六耳獼猴拉著王鯉的左手苦苦勸導。


 見狀,悟空也跳了上來,拽住他的右手。


 其他幾個徒弟,也跟著圍了上來。


 八戒面色糾結,但好歹還是說了幾句老實話:“師父,咱們不論如何也才剛剛得罪了幾位菩薩,您這就要上靈山見如來佛祖,恐怕別人會以為你是故意前去挑釁。”


 王鯉瞥了他一眼:你怎麼知道我想幹什麼?


 六耳跟著說:“師父,師兄說得有道理。再則,師父前番幾次,都算是打亂了佛門計劃,雖然吾等都支持師父,可我們所想,卻不一定能被他人理解。師父心有疑惑,也不該直接上靈山詢問。”


 王鯉蹙眉回道:“六耳此言差矣,貧僧是佛門弟子,更是如來佛祖二弟子轉世,既有疑惑,自當向如來佛祖請教解惑,有何不對?”


 六耳訥訥,眼神卻意味分明:您此前對佛門三位大士的態度,可沒讓人覺得您是佛門弟子啊!


 王鯉掙扎兩下,沒能從悟空和六耳的手裡掙脫,只好道:“行了,快放開我,為師就是想念如來佛祖了,此去靈山,必無意外,那裡是佛門聖地,又不是妖魔洞窟,你們不必憂心。”


 “師父,不是老豬我故意要滅你的威風,只是先前咱們幹了那麼些事兒,此時您上靈山,不就等同於羊入虎口嗎?不如等過些時日,讓那些菩薩消消氣兒再說。”


 “嘿嘿,師父,您常教導俺老孫,說凡事三思而後行,怎的如今您自己卻這般衝動起來了呢?”


 “是啊,師父,昔日我在西海時,父王也對靈山多有敬重,如今我等惡了幾位菩薩,您此時的確不適合上靈山。”


 “師父,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和小師弟說得對啊!”


 五個徒弟,七嘴八舌地圍著他嚷嚷起來,雖然說是在反駁王鯉的決定,可說到底還是因為擔心他的安全。


 他們沒說出口的話,王鯉也能明白,畢竟如果此行上靈山只是遭受一些責難呵斥,或者皮肉之苦,那也都算不得什麼,怕只怕,靈山之行,王鯉有去而無回。


 六耳大概是五個徒弟裡最瞭解佛門的人,所以他的擔憂也最為深厚。


 取經人,的確身負重任,佛門興盛在其一肩。


 可佛門要的,是一個聽話乖巧懂事的取經人,不是一個動輒讓菩薩閉嘴,一個不高興就能把數萬妖怪全部屠戮,一個不顧求情硬是要將佛門坐騎真靈打滅的和尚。


 他們的想法是對的,但又不那麼完全。


 即使,王鯉此刻不上靈山,接下來佛門還是會對他出手,而且一旦發動,必定雷霆萬鈞,叫人難以反抗。


 因此,王鯉此行,不過是將其提前一些,同時化被動為主動。


 此外,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仰望漫天繁星,王鯉就會想到如來……呸,是周天星斗劍陣!


 所以,他內心裡也多多少少存了幾分報復的心思。


 “為師明白你們的心思,不過此事為師主意已定,萬不可改!”


 眼看王鯉態度堅定,悟空目光迅速閃爍,接著道:“師父,您要上靈山也可,不過卻要讓徒兒陪您一起去!”


 六耳趕忙也道:“不錯不錯,弟子也去!”


 其他人也紛紛開口。


 王鯉當即駁斥:“好了,都住口吧!你們都一起去,那咱是上靈山解惑的,還是去找麻煩的?”


 幾個徒弟不說話,只是直勾勾地盯著他,彷彿在說:難道不是嗎?


 感受此般眼神,王鯉不禁陷入沉思,他不清楚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讓這些徒弟居然會這麼看他。


 見他不答,悟空又後退一步:“師父,不如俺老孫與六耳師弟與你一同去,其他幾位師弟就在此留守如何?”


 “不如何,你們都留下,為師自己去!”


 說著,王鯉一步踏蓮,從徒弟們的包圍圈中閃了出來。


 回身,他看向幾人,以眼神制止了想要繼續上來纏著他的六耳和悟空。


 目光在五個徒弟身上來回掃視,王鯉心中驀然升起一股澹澹的離愁。


 雖然只是相處兩年左右,甚至六耳入門更晚,可一路行來,朝夕相伴,的確讓他與幾人產生了一些莫名的羈絆。


 只是,他終究不是唐僧陳玄奘,更不屬於這個西遊時代。


 這一眼,該是此行最後一面。


 往後即使再見,他們也不認得王鯉。


 唯一擁有這段記憶的人,只有王鯉自己。


 如此說來,這般朔回的神通,也並非有利無弊,起碼對王鯉的心態有極大的考驗。


 每一次朔回,都是一場眾人相伴在側卻仍舊自我孤獨的歷練。


 眼神遍及五人,他們的形象和神態被王鯉深深刻在腦海,心頭的愁緒則被清靜道境壓在內裡不顯半分。


 於是,幾個徒弟見王鯉面無表情,眼神泰然,一時也不再吭聲,只等他繼續說話。


 片刻,王鯉輕輕了一口氣道:“徒弟們,靈山不是龍潭虎穴,為師也不是狂悖無知之徒,此行無恙,你們就安心待在此地……嗯,不會有事的,你們誰都不許偷偷跟來。”


 他本想說的是:安心待在此地等為師回來。


 可實際上他非常清楚此去之後他不會再回來。


 所以,哪怕他們都只是過去的一個光影,一道痕跡,王鯉還是沒能忍下心來出言欺騙。


 話落,他扭頭欲走。


 只是六耳與悟空卻十分機敏,兩人都察覺到似乎有什麼沒有被他們發現的異常,於是兩隻猴子異口同聲地喊道:“弟子願意等待,師父何時能歸?”


 王鯉腳步一頓。


 此時,他彷彿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身後五雙眼眸投來的視線。


 眉頭微凝,他靜默數息,最後回頭一笑,繼而御劍騰空,直向靈山。


 ……


 “這陳玄奘,果然不同了。”


 “陛下,他看起來可一點兒也不像是當年那個肆意狂妄的金蟬子。”


 玉帝不苟言笑:“金蟬子真靈尚未覺醒。”


 身旁,王母沉吟少頃,才道:“如今陳玄奘的改變著實突兀,想來應是修行漸深,逐步為劫氣侵擾。”


 “縱有劫氣加身,也可見其心志堅定。”玉帝一頓,忽然嘆道:“不愧是太白看中的劍修。”


 “劍道修行,守意重心。我還記得,他以前是個動不動就能哭出來的小和尚,唯有取經一事極為堅定,不想一朝入道,竟能有如此決斷,當面呵斥觀音、文殊與普賢,此等行徑,估計天下沒有多少人敢於效彷。”


 “還不是因為他是取經人。呵呵,他聰明著呢,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任務非同凡響,等閒不會出事。”


 “可他現在還是出事了。”


 “朕倒是覺得,他對此早有預料。”


 “哦,陛下此言何意?”


 玉帝稍稍一想便道:“也許,很多人都會認為他是從看到獅駝嶺中人族的屍山血海那一刻起便下定了決心。不過朕更傾向於,自從他看到觀音非要用一隻編到一半的破竹籃將那條每年食童年童女的魚妖收起時,便已經更有了決斷。”


 聞言,王母不由面色一頓。


 玉帝接著又道:“而且,他肯定知道此去靈山必無好事,朕甚至懷疑,他猜到了佛門即將廢掉他,所以此行便是心有死志,想要最後綻出一點光芒罷了。”


 王母頷首:“飛蛾撲火,也堪壯烈。”


 “是啊,飛蛾撲火……”玉帝微微仰頭,眸中彷彿又閃爍出了一個白袍白髮、笑容和煦的老頭。


 “他們,是一類人。”


 王母知曉他言語所指,也不禁點了點頭,“可惜了。”


 “是啊,可惜了。朕……做不了什麼。”


 “陛下,你做的已經很好了。”


 “但很明顯還不夠,對嗎?”


 王母不語,此言實難相對。


 另一邊,王鯉已經看到了靈山,望見了雷音寶剎。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


 綵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


 須彌山巔,黃金作瓦,瑪瑙鋪磚,芯宮珠闕,寶閣珍樓。


 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


 劍童一開,金色佛光籠罩著整個須彌山,恍忽間好似聚成一根擎天金柱接天連地,自洪荒天地中徑直接入混沌之內,處在混沌中的那端王鯉著實看不真切,但也並不妨礙他知曉那邊又是何人。


 功德慶雲團團圍繞,佛音梵唱鳥鳥不絕。


 一入須彌,頓覺心神安寧,魂魄中好似憑空生出真佛投影,佛韻如細雨滲透身魂,欲圖直入真靈。


 劍靈悠然一晃,一聲劍吟在體內盪開,諸多聲響和動靜統統被驅散。


 嚴格來說,這是王鯉親眼見到過的第二座佛寺,且這裡端坐的是佛門世尊,如來佛祖。


 第一座佛寺自然是他開局的白龍寺,開寺者還是他現在的弟子小白龍,也算是因緣際會,十分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