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 作品

第四十五章 江湖風雨

  在醞釀稍許後,璇璣真人雙眸微微一凝,繼而雙腳驟然用力。

  轟!

  三丈長的船隻,船頭瞬間下沉數尺。

  周邊炸起丈餘高的水花,直至船尾整個翹起脫離水面。

  唰——

  繼而一道白色人影,自船頭沖天而起,不過眨眼之間,已經拖刀躍至十丈外,刀隨人轉,蘊含駭人氣勁的五尺長刀,以一刀斷浪之勢,斬在了湧來的浪濤之上。

  轟隆——

  雷鳴般的巨響聲中,水浪在夜色中炸開,遠看去就好似湖面上憑空升起了一道瀑布。

  瀑布往外碾壓,撞碎湧來的無盡波濤,不過剎那間就演變成高達數丈的大浪,往外湧出數十丈才破裂。

  餘波一直往外蔓延,在湖面上衝出一道看不見盡頭的扇形漣漪!

  “嘰!!”

  如此駭人聲勢,把鳥鳥驚的一縮脖子。

  夜驚堂也是瞳孔微縮,眼神化為了驚疑。

  畢竟這驚天動地的一刀,如果往回斬在船上,把整條船斬成粉碎估計都不成問題。

  夜驚堂以目前的底蘊,也能做到這點,甚至能更快。

  但他用刀會輔以最頂尖的運氣法門,行家一看就能認出招式,有招式就能破招拆招的可能。

  而璇璣真人這一刀,沒有技巧,全是實力。

  樸實無華的一記橫斬,連‘刀法’二字都稱不上,卻施展用出了凡夫俗子望塵莫及的效果,這沒有‘百家皆通、內外無暇’的底蘊,是不可能做到的。

  夜驚堂也是此時,才明白璇璣真人這模樣,為什麼能排在八魁第三。

  論刀法造詣,璇璣真人肯定不及軒轅朝,力量方面估計還存在差距。

  但軒轅朝只有用刀的時候才是‘武魁’。

  而璇璣真人就算拿條狐狸尾巴,估計也能當流星錘用打上山巔。

  兩人排名雖然相差不遠,但已經不能劃分為一類武夫了。

  夜驚堂瞧見如此超凡風采,再看璇璣真人,就好似看到了一座千丈雪峰立在身前,他正想開口來一句“好武藝!”,結果話沒出口,表情又是一呆。

  (⊙_⊙)?

  璇璣真人一刀出手後,挽了個劍花,把五尺長刀負於身後,想擺個收刀的架勢,但因為刀太長,看起來就像是背了根天線。

  本來璇璣真人的設想,是顯擺完高人風采,腳點碧波瀟灑落在船頭。

  但喝的醉醺醺,光線又暗,可能是看到了三條船,沒分清那條是真的,一腳踩到了距離甲板幾尺遠的空中,整個人當即從視野裡消失了。

  撲通——

  水花飛濺!

  ?!

  夜驚堂愣了下,才跑到甲板邊緣查看,卻見璇璣真人神色如常漂在湖面上,做出自然而然的樣子,隨口道:

  “喝多了,有點熱,我洗個澡,你先歇息吧。”

  雖然裝的很像,但夜驚堂又不瞎,掉下去還是主動跳下去的分得出來,他眼神一言難盡,想想還是開口道:

  “我知道你是高人,喝多了一時不慎罷了,又不會笑話你。快上來吧,彆著涼了。”

  嘩啦啦~

  璇璣真人看起來確實喝大了,就是不承認自己一時失足,繼續在水裡游來游去,身姿頗為曼妙:

  “都說了我沒事,你去歇著,我待會就上來。”

  “唉……誒?刀呢?”

  “刀?什麼刀?”

  “……”

  此情此景,把鳥鳥都看無語了,攤開翅膀歪著頭,不知道嘰什麼好。

  夜驚堂揉了揉額頭,一個猛子扎進水裡,在湖中尋找,好在湖水不是很深,船也沒飄多遠,很快就把插在了湖底的刀給撿了回來。

  等浮出水面,璇璣真人已經趁他不備跳上了船。

  夜驚堂鬆了口氣,飛身落在甲板上,卻見落湯雞似得璇璣真人,倒在了船艙裡的席子上,閉著雙眸做出熟睡的樣子。

  鳥鳥站在門口,怕被妖女姐姐翻身壓扁,都不敢進去,微微抬起吃翅:“嘰嘰……”,意思估摸是讓夜驚堂幫著把溼衣服脫了,睡中間,它好睡旁邊。

  夜驚堂怎麼可能脫璇璣真人衣服,沒有搭理,打量幾眼後,就把門關了起來,繼續琢磨起了刀法。

  想起璇璣真人剛才那並沒有什麼技巧,卻堪比頂尖招式的一刀,夜驚堂再琢磨起招式動作,總覺得有彼此雲泥之別之感——璇璣真人一刀就是一刀,而他顯然是在研究怎麼讓這一刀變得花裡胡哨與眾不同。

  在演練片刻後,夜驚堂停了下來,把五尺長刀放在一邊,盤坐在了雨幕裡,螭龍刀橫放於膝,閉上眼睛認真思索,不再執著於發力姿勢等表象,轉而琢磨起同樣的一刀,怎麼讓其內裡產生質變。

  嘩啦啦~

  雨夜寂寂,湖心一燈如豆。

  鳥鳥蹲在門口避雨,本來沒打擾在雨中盤坐的夜驚堂,但也不知幾更天時,船頭隱隱多了一抹燥熱。

  “嘰?”

  鳥鳥滿眼茫然,小跳到跟前打量,卻見夜驚堂臉色發紅頭頂浮現白色水霧,看起來又快熟了……

  ……

  ——

  清晨,君山七十二島雲遮霧繞,數百艘從各地趕來的大小船隻,飄在湖面之上。

  周邊島嶼上人頭攢動,不少空曠地帶,還能瞧見江湖兒郎就地切磋,圍觀者在旁喝彩,唯獨中心的千丈君山臺上空曠如洗,只豎著一塊孤零零的石碑。

  各島嶼距離甚遠,君山臺是擂臺,尋常人也沒膽子上去,想要觀戰,最好的位置自然是船上。

  雖然不知道這次刀魁之爭什麼時候開始,但怕錯過就擠不到前面,不少船隻都冒雨等在君山臺周邊,船上的四海武夫,皆是翹首以盼。

  而大小船隻之間,一艘烏篷船,緩緩從縫隙間飄過,船篷之中能聽到爽朗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