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遠山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迴歸 上

  身為竹林七子老大的李夢陽,如今乃天下聞名的書法大家,在柴楷的基礎上另闢途徑創筆鋒圓潤復古李體,內有柴楷骨風皮肉卻是溫潤,甚得各朝公堂喜愛。

  其於詩文也同樣擅長,如今書院刊學的《樂府古詩》、《疏書碑誌序集文》便是其所做,更有詩作石將軍戰場歌與詞作如夢令等廣為流傳,堪稱夫子門下文道第一。

  至於竹林第二子阮籍,則與李夢陽有些出入,其雖著有《大先生傳》《詠懷八十二首》等作品,可傳播卻是不廣。

  如今為天下人稱道的,卻是《阮步兵十一章》,便是柴天諾都未曾想到,阮籍竟然接下了自己兵家衣缽,在柴子兵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屬實讓己有些世事莫測的感覺。

  至於向秀,這些年一直窩在蜀涼行省未出,不像其他師兄弟那般天南海北的跑,反倒著作最多,涵蓋範圍也是最廣,堪稱三教九流盡有。

  《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世說新語.文學》等等應有盡有,有好事的書院學子曾經統計過,向秀這些年所著怕不得有個七八十冊。

  莫說文道武道,便農家堆肥的書籍也有涉及。

  “子期啊,與為師說說,你是怎地個想法,竟想到寫出本堆肥大全來的?”

  柴天諾實在是好奇,自己言傳身教可從未與之相關,農家之事屬實欠缺,自己這白白淨淨溫文儒雅的弟子,怎麼就與堆肥起了興趣。

  “其實也是緣分。”

  向秀輕笑著說,柴天諾咧嘴,這段時間如此言語可是沒少聽。

  照向秀的說法,自己一直在蜀涼行省,與黎山仙府和韶音山兩邊走,不是與綠萍兒在仙府修煉,便是在韶音山若林書院照顧二老,日子過得平淡舒心。m..nět

  柴天諾之前便聽玉珍兒說過,二老死活不去鎮西王府,一直與若林書院居住,便是若林先生故去前一日還在教學。

  期間多虧向秀照應,一年到有半年住在若林書院,倒是得了若林先生不少真傳,便是二老白事也是其一手操辦。

  二老故去後,若林書院未曾停課,向秀接了下來,一交便是數年,最後更是與綠萍兒在那處落了戶,並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