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遠山 作品

第十六章 開文道昌隆 上

之後又有腦子活泛的帶人找到書局,孩子們課堂所學教材皆是柴大先生自己編撰,那麼些套,印製卻是找書局印製的。

若是能從書局手裡弄到,那還抄錄個球!

結果書生剛說出來意,便被書局掌櫃帶人揚著棒子打了出來,家中大兒有幸入了柴大先生門下,豈容這些忘八端盜取大先生高作!

殤國有點甚好,按照柴天諾前世的說法便是重視知識產權,若無允許私自轉錄販賣,罰得傾家蕩產都是輕的。

可正因如此,書籍金貴,限制了知識傳承,文道一直不昌這便是最重要的緣由。

攆走書生書局掌櫃越想心裡越不踏實,便找上縣衙報了官,引起不小轟動,鳳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要束脩的浩然書院在縣衙也是備了案的。

尤其開學時,教諭大人與兩位在冊先生同去看過,皆稱讚不已,之後縣太爺忍不住也偷偷去了幾次,同樣對柴大先生讚賞有加。

再加城裡不少商賈匠人子嗣都是浩然書院的學生,真若有事發生必然引起動盪,於是乎,縣太爺主簿還有教諭三人便湊在一起,一番思量便讓衙役把那些書生捉了過來,看他們到底報的何種心態!

書生被手持利刃的衙役嚇得不輕,一見三位大人立時趴伏在地嚎啕大哭,把事情緣由說個通透。

幾個書生皆是往東三十里外濱城學子,一日應好友相邀來鳳城遊玩,無意被街上小兒背誦的三字經驚住,經過多方打探尋到浩然書院,然後便將柴天諾視為天人。

複寫文章不是想要轉賣賺錢,他們幾人也是有心,在濱城同樣開了個不收束脩的私塾,只是家境皆不富裕,教材稀少,只兩部艱澀難懂古典,教授孩子實在不太合適。

於是便想著把柴天諾教授的書籍抄錄下來,與孩子們來說便是莫大好處!

三位大人聽了心中也生唏噓,走官途的皆是文人,都知道獲取知識的艱難,只是這事終究違了法度,幸好還未抄錄完成,不然便是真的毀了自家道路。

“柴大先生確是文道罕見,三百千我也聽過少許,不但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其中道理也是不少,若能真的傳播開來,與天下蒼生來說實乃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