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遠山 作品

第十一章 武院案首 下

    那位留著山羊鬍的陸教習,此時渾身大汗,長衫都被汗水打溼了。

    孔教諭突然返京,他這失去靠山的棄子,前途堪憂!

    人群邊角處,胖乎乎的魏忠賢感慨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肚皮,老爹說的沒錯,天諾如寒蜩,藏於地下十餘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那位大嗓門虎賁兒接著往下念,卞盛第二,武秀才;申屠子進第三,武秀才;還有一位不相識的虎賁兒得了第四,把最後一個武秀才的名額收入囊中。

    右榜名額也已出爐,四百讀書郎三個文秀才,比起六百虎賁兒四個武秀才,幾率高了些許,不過也不是太多。

    兩天後,若林書院擺了一溜的流水席,柴天諾當了秀才,自當設宴答謝。

    武院教習和虎賁兒差不多都來了,道賀之聲就沒停過,幸好諸人只是道聲喜便走了,否則六百多號人,還真是招待不過來。

    若林書院的學生家長,還有臨近的住戶也都來了,大家和柴天諾熟識,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心目中的文道神童,竟然成了武道秀才,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兩日,有消息傳遍整個明陽府。

    府學的教諭大人在看了宇文元柏遞上的文章後,感慨的說:

    “此乃近些年來,明陽府最好的文章。”

    “柴天諾乃明陽府兩院數千兒郎中的,第一人!”

    “昔日的三百里神童,實至名歸!”

    宴請後的第二天,柳夫人開始給柴天諾打理行囊。

    五天後,縣學的七位秀才便要集體出發,在鄉兵的護送下同去府學進修,從那以後,只能半年回一次家了。

    一年後的秋天,正是兩年一次的省考,時間異常緊迫,必須抓緊時間。

    分離在即,若林先生一家既是欣慰又是不捨,天諾此去求學,若想再見,卻是不知何年何月了。

    來年秋闈,若是柴天諾考上舉人,那小半年後便是春闈大考。

    經過春闈大考,舉人們不管考不考得上,都要進入仕途。

    若是考上進士還好說,大概率是在大華京城洛陽任職。

    洛陽在北方,路途雖遠卻總歸有個方向,怎麼也會有見面的機會,不過艱難一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