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學宮危難





這時,坐在旁邊的皇后說道:“國師大人,陛下是能夠理解你的好意,但此事終究涉及重大,怕是會引起很多人的質疑和怨念。




陛下向來寬仁聖明,傾聽民意,並非獨斷專行的君主,若是舉國上下對此存在異議的話,只怕會讓陛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啊!”




徐濟世道:“皇后所言極是,關於這件事的罪責與罵名,我一個人來揹負。




再者,我的想法是,等學宮解散後,將那些好的傳承和優秀的修士,分佈到全國各地去。




如此還能幫助各地發展強大,讓整體國力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皇后笑道:“不愧是國師大人,還真是顧慮周全,面面俱到。”




雲皇更是直接站起身,道:“國師大人甘願身負罪過,也要為國為民,實乃仁義無雙,當得起朕大禮一拜!”




徐濟世連忙扶住,道:“陛下言重了,在下愧不敢當!”




隨後,雲皇面向場間眾人,道:“就是不知道,諸位對此有何看法?”




很顯然,這就是在問所謂的民意了。




千年大慶之際,雲國各方勢力的代表人物,基本上都已到齊,正好就可以當面一問。




而只要他們沒有太大意見,雲皇便可以順理成章地同意解散學宮。




但其實,深諳權術之道,身居高位的那些人,都看得出來,雲皇和徐濟世只不過是在演戲。




這麼大一件事,兩人不可能沒有私下溝通過。




但倘若雲皇直接下令,便有所不妥,會讓人覺得他是在故意強權打壓學宮,只是為了剷除異己。




由徐濟世主動提出,並得到雲國各方勢力的認同,再去下旨,他就能維護好一個明君的形象,影響力和威望,都不會受到負面影響。




雲國各方勢力,本來確實都充滿了質疑。




可聽完徐濟世的幾番話,便已有所理解。




最關鍵的是,學宮解散之後,各地官府或勢力,都將會分配到學宮的傳承資源和精銳修士,這便是最實際的利益!




皇命難違,再加上還能撈到好處,絕大部分勢力,自然都選擇了贊成。




“國師大人深明大義,我十分同意解散學宮!”




“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雲下學宮不在了,或許才能真正福澤整個雲國,讓所有地方城池,都得到更好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學宮有可能威脅到陛下的英明統治,此乃大逆不道,務必解散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