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壇主 作品

第四百二十四章:裴公獻出錦囊妙計

    賑災濟民,對於幷州府衙來說,隋唐以來,已是經常性事務性職能。

    雪災、旱災、蝗災、水災,加上東突厥軍的南下侵擾,賑災就會時常發生。

    賑災濟民的成效,也就成為唐政府每年春季考察州縣官吏政績的參考依據。

    然而,這對於李績來說,可是大姑娘上轎——第一次。在滎陽郡執政多年,也沒有一次大規模的賑災活動。

    因為系統獎勵的麥種、玉米種均是高產良種,不到一年老百姓都豐衣足食了。

    加上推行均田制賦稅制度,改革兵制,令士兵參與農耕,一年比一年收成好。

    李績治下滎陽,與今日的幷州之局,完全是兩回事。當他進入晉陽城外,看見饑民如潮之時,以為是後世的電視劇組在拍攝唐劇。

    親眼看到兵士斬殺越界的饑民,他才猛然醒悟,這是真真切切的現實存在。

    只所以心中無底,因為自己還是第一次組織這麼大行動。

    一無經驗,二無米糧,還得來個瞞天過海計,按照公主的說法,弄不巧丟官罷職、進局子。

    李績想到這,心裡暗暗琢磨著,城外的饑民那麼多,一下子需要設置多少粥棚,如何分發,還有很多細節要考慮。

    他順手拿起王裕謄抄的晉陽望族名冊,開始仔細的查看。

    列入名冊的一等大族108家,王裕後綴說明,中等大戶還有198家,其餘的小戶,沒有列入名冊。筆趣庫

    “向大戶要收益”,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哪一個王朝,這些門閥世族、名門望戶,都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一枝動百枝搖,李績的心裡還是有數的。

    “不急,剛剛上任,就去挖自己的牆角,這怎麼說,都不是明智之舉。”

    他看了一等大戶,二等大戶的名冊沒有看完,就急忙起身:“駙馬爺,你手上事安排好了嗎?”

    “安排好了。通勤的通勤,分發糧食的開倉分糧,整個流程都紛紛啟動了。”

    “哦,駙馬辛苦。動作蠻快的啊。只要動起來,咱就心中有底了。”他將名冊放入抽屜裡,低聲道:“駙馬,你陪我去見一個人。”

    王裕納悶,王爺才到幷州第一天,就要去拜門子,我已經查過王爺的履歷,沒在晉陽履職過,幷州這地方無論是府衙還是望族大戶,他沒有認識的啊。

    “這要去哪?”王裕搖搖頭,腹語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將一本晉陽戶籍放下,急忙跟著李績走出府衙。

    上了馬車,李績吩咐車伕道:“去晉陽宮。”

    王裕一驚:“去那幹啥?那裡的宮女都放出去了,如今也沒人照管,除了安排部分府兵值守外,已是荒草萋萋,一派蕭條之象。”

    “駙馬爺,咱到了,就會揭曉答案。我要見一個人。”

    “見鬼吧。你一個新來的,還能比我這個老油子熟悉。吹牛,好,我等著。”

    馬車飛快地在晉陽城西側的市井大道飛馳,半個時辰,就看見一處紅牆院落。

    “靖王爺,這裡就是晉陽宮。”車伕的話音一落,李績就打開布幔,放眼望去。

    晉陽宮,坐落在晉陽城的西北部晉源營村。

    東魏孝靜帝武定三年(545年),權臣高歡開始在晉陽縣修築晉陽宮,並在天龍山開鑿石窟,建避暑宮。

    隋文帝開皇九年(590年),晉王楊廣擴建晉陽宮,並在晉陽宮外築周七里、高四丈的宮牆,初名“宮城”。

    隋文帝更名為“新城”,以區別於原有的大明城。

    開皇十六年(596年),楊廣又下令建築倉城,城周八里、高四丈,東城牆與新城西城牆相連。

    楊廣繼位後,大業三年(607年)北巡路經晉陽,下詔重建東魏晉陽宮,並設晉陽宮監管理,有正監、副監各1名。

    不一時,馬車來到晉陽宮正陽門前廣場,十幾個垂髫小童,在廣場上奔跑玩耍。見李績他們下車,呼啦一聲圍上來。

    “晉陽宮裡,你們去過嗎?”李績問一個高個子男童。

    “沒敢去,聽老人說,裡面經常鬧鬼。我大伯的爺爺,曾經看到好幾個長髮鬼怪,吊在西側的廂房房樑上,伸長著舌頭,有時伴有鬼嚎聲,快嚇人的。”男童說著,做出害怕的動作。

    李績從身上掏出一把銅板,笑著道

    :“小朋友,拿去買燒餅吃吧,我就是來捉鬼的。有事就到晉陽府衙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