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壇主 作品

第四百一十六章:李二收徒

    李二不知道是情感失控,還是長期與突厥開戰過於疲憊,眼淚一旦流出,竟然無法收住。

    好半天,李二止住哭聲:“大哥,這次您一定要幫我。大唐實在耗不起了。渭水橋上之盟約,讓我顏面盡失。頡利可汗就像孩子一般,一會好,一會惱。這次又逼近長安,是不想讓我安生啊。”

    “是啊,對付這些蠻虜之力,必須狠狠揍。”杜如晦見李二失控,心裡也很難受。家有千口,責在一人。李二怎能不身心疲憊呢。

    突厥騎兵依靠靈活的戰術,來去如風,搶了就跑,等大軍一到,他們就像孫子一樣跑的乾乾淨淨。

    不打,何時是個盡頭。打,帝國之軍力又懸殊太大。

    唉,皇上之心情,也是無奈啊。

    杜如晦也無退敵之策,正當他嗟嘆之餘,忽然聽到李績說道:“賢弟莫要過於傷感。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東突厥軍雖然如虎狼般兇狠,我們大唐就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之氣魄。”

    李績扶住李二,伸出右手,將李二的眼淚擦去。心疼地勸慰道:“賢弟要以身體為重,打仗不是一天就能打了的。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也不現實。你放心,老哥我自有退敵之計。”

    杜如晦再一次提高嗓門:“蠻虜沒有信用,到最後一定會撕毀誓約,這次如果不趁他們尚未站穩根基,給予致命打擊,以後再懊悔就來不及。”

    魏徵此時也極力主張要和東突厥軍開展決戰。送上門來的肉,為何不吃。

    他振振有詞,諫言道:“其一,頡利可汗隨心所欲,不知道剋制,橫肆兇暴,誅殺忠良,親近奸佞。”

    “薛延陀等部落,紛紛叛離,其二。”

    “突利可汗(小可汗阿史那什缽苾)、拓將軍(阿史那社爾)、欲谷將軍(阿史那欲谷)都被他定罪,沒有立身之地,其三。”

    “塞北嚴霜,大旱成災,糧食缺乏,其四。”

    “阿史那咄苾疏遠突厥人,親信外族人,而外族人反覆無常,唐朝遠征軍一旦壓境,他們內部一定發生變化,其五。”

    “漢人流亡北方,數目眾多(隋王朝末年,人民北逃),最近聽說各處逃難之地,呼嘯聚集,盤踞山谷險要,唐朝遠征軍一旦出塞,他們自會響應,其六。”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致意見:“務必給予蠻虜致命打擊。”

    李二終於揚眉吐氣,這麼多老哥爭先為帝國出謀劃策,於是當即下詔任命:

    提升宋州刺史李績兼併州軍區總司令,當遠征軍通漠兵團總司令。

    國務院國防部長(兵部尚書)李靖,當定襄兵團總司令。

    華州州長柴紹當金河兵團總司令(金河道行軍總管),靈州軍區總司令官薛萬徹當暢武兵團總司令(暢武道行軍總管),共集結軍隊十餘萬人。各將領均受李靖指揮,分道向東突厥汗國攻擊。

    出山也得出山,不出山也得出山。李績沒料想李二會來這一套。當著重臣的面直接下詔。這次可是實打實的決策。可以說,一點水分和虛頭也沒有。

    李績彎腰施禮,“謝謝賢弟對我的信任,可是古語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對付蠻虜你要有持久戰的打算。不是說,我大唐不能一招制敵,關鍵是用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關鍵。”

    “你們三人,在齊府安心休養。待我親自去長安看看,再作定奪。打,那是必須的。但是,咱也不能盲目的出擊。”

    李績說完,帶領宇成,乘著一輛馬車出了齊府,直奔山神廟而去。

    李二站在原地發愣半日。他反覆琢磨李績的話,是啊,靖王爺的思路很清晰。大唐剛定,百事待舉,邊關戰事與挑釁,必須冷靜處置。既然大哥胸有破敵之策,我李二也就不急了。

    李績的話,令李二醍醐灌頂。

    想當年表叔楊廣,被東突厥軍圍困在雁門關,差點

    命喪荒野,都是急功近利的後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