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衙允明 作品

與國公之論農(六)

又憑啥…刑不上大夫?

又憑什麼窮人就只能夠受富人的隨意欺負?

當今陛下勵精圖治,努力推行新的正令,不就是為了讓大唐的農人們都能夠擁有一片自己活命的土地嗎?

而農人持有的土地,實際上有很多已經被富人們大量的進行了兼併,單單是這土地兼併的過程中,這裡面便有著許許多多的黑暗之處。

不少地方的農人百姓,他們都是因為無處鳴不平而叫苦連連。

有一些掌握著律法的人和當地的一些富人們同流合汙,通過等等下作的手段,讓很多的農人無可奈何之下就失去了他們依存過活的土地,事至最後他們甚至連一個可以喊冤的地方都沒有。

這些日積月累之怨恨,必然會很容易就造成了兩個階級的對立,甚至是仇恨敵視。

如此種種,咱們大唐的百姓和士大夫階層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再有機會,大家都擰成一股繩了。

如遇到外敵入侵,又如何能夠做得到上下一心?

一旦這種階層的對立達到了某種不可調和的程度,這就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

說句不好聽的,一旦這樣的積怨過深,一旦有別有用心之人利用這些對立的矛盾進行搖旗吶喊…那麼天下必亂。

如果天下一亂,那麼就會有烽煙四起之現狀出現。

一場又一場,轟轟烈烈的戰鬥被打響的話,肯定又會有人被推翻,也許又會有一個新潮的建立。

階層的對立,早就應該把他扼殺在萌芽的時候。

階層的矛盾,在每個朝代都是應該防範於未然。

也是應該把他扼殺在,還可以調和的那個搖籃裡。

回到你一開始就提出來的那些問題,那就是一個又一個朝代的週而復始…之所以不過三百年左右之數,我想便是這些矛盾從醞釀到發生,然後再到其結束的一個時間的上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