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95章 劍指中亞

  為此,早年的時候大乾就是在明王朝的烏思藏行都指揮使司、朵甘行都指揮使司、俄力思軍民元帥府的基礎上,搞出來了烏思藏事務衙門、朵甘事務衙門、俄力思事務衙門三大衙門。

  但是,也只是名字換了一下而已,其他的基本沒什麼變化,甚至連駐軍都是名義上派遣了少數人而已,並沒有形成實際上的軍事控制。

  內政就更不用說了。

  以前只是為了求穩,加上吐魯番高原那破地方想要大規模進軍還不容易,臨時採取的折衷辦法。

  中期又是因為蒙古人在邊上,維持吐魯番高原的穩定就更有必要了。

  但是現在卻是不一樣了,蒙古人已經是被趕到了中亞,大乾王朝也就能夠騰出手來,徹底把吐魯番高原地區納入大乾的行政統治當中。

  所以接到了秦去疾的伊犁大捷戰報後,楚行就是順勢讓值房方面,儘快的拿出一個徹底解決吐魯番高原的方案來。

  而大乾方面對此也是早有預案,拿出舊方案修改修改,最後就是確定了下來。

  什麼方案,那就是設省!

  準備撤銷三大事務衙門,然後合併建立吐魯番省,然後設立各級州府縣鎮村各級行政機構。

  一切行政統治都是按照被其他省份來,不會有任何的特殊性對待。

  為了保障政令的順利施行,陸軍方面將會派遣大批部隊進入吐魯番高原,然後先行清洗一遍,把當地亂七八糟的貴族掌權者先幹掉,為後續的行政官員入場做鋪墊。

  大乾王朝幹這種事已經是相當熟練了,當年西南各省份也是這樣,當地的土司手握大權,但是大乾直接玩改土歸流。

  當時也有很多土司貴族各種反抗,但是呢,這種反抗註定是徒勞的,因為在行政官員入住之前,大乾陸軍先把當地清理了一遍,把反抗的土司都一股腦宰了。

  如今的吐魯番設省,大體手段也是差不多。

  直接通過軍事手段滅掉當地的掌權階層,至於普通人,人家是不會在乎頭頂上的老爺是大乾官員還是當地的僧侶貴族的。

  這事基本也沒有什麼難度,大乾陸軍都沒有為此進行大規模的動員,直接從周邊省份抽調部隊進入高原。

  兵力也不多,加起來也就三萬多人而已。

  但是這三萬多人也是足夠了,畢竟當地並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抵抗力量,派遣的部隊多了反而還更麻煩。

  因為補給很麻煩!

  吐魯番設省一事,很快就是確定了下來,部隊也是不用多久就會出發,不過想要徹底解決怕還是需要時間。

  因為路途遠著,進高原的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加之現在已經是深秋時分了,是不可能現在派遣部隊進山的,進軍估計得明年了,一切順利的話,明年秋天估計就能大體穩定下來。

  吐魯番設省,對於偌大的大乾王朝而言,只是個小事。

  不管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其實對目前的局勢而言影響都不大。

  別說吐魯番一事了,就算是土密省乃至後續的整個中亞戰事,其實對於大乾王朝的影響都是有限的。

  以現在大乾王朝的體量,基本上外部事務已經是很難大規模影響到大乾本身,哪怕是西征戰役的失敗了,秦去疾全軍覆沒了,但是對於大乾王朝而言,也算不上什麼傷經動骨,不用幾個月時間,大乾陸軍就能夠再派二十萬大軍去西域。

  如今真正能夠影響到大乾整體局勢的,還是大乾自身的內部事務。

  各種各樣的政策變動,所引起的影響遠遠超過外部事物的變動。

  比如說這一年的冬天,北海省巡撫再一次上摺子,說是北海省那邊有事發現了幾座金礦和銀礦,為了開採這些貴金屬礦產,請求撥給蒸汽機等機械設備一批。

  任何人都知道,北海那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說是請求拔給一批蒸汽機等機械設備,但實際上就是為了謀取本土省份的地位,解除進出口委員會的技術封鎖。

  以往的時候,面對這種摺子楚行都是直接拒絕的,但是這一次,楚行卻是選擇了留中不發,他準備看看朝野的反應。

  楚行選擇留中不發,讓很多人就如同見了血的鯊魚一樣,朝著北海省撲了上去!

  楚行做出留中不發的選擇,也是有自己的考慮。

  如今的北海省已經和早年的北海省天差地別了,自從大乾正式登陸北海列島,並設省開始,大乾就是在北海省推行了非常徹底的本土化政策。

  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大規模的移民!

  不僅僅是從大乾本土往北海列島移民,還把北海列島的土著遷移到南洋諸島。

  這種大規模移民持續了這麼多年,而且規模是越來越大,宣平二十八年,僅僅一年時間就有三十萬人移居北海省,同時也有將近十萬的北海列島土著被遷移到南洋各島。

  如此下來,北海列島裡的大乾本土移民已經是達到了一百五十萬之巨,原來的土著只剩下大約五十萬而已。

  而這五十萬人裡頭,其實大部分都是婦女。

  因為過去數十年裡諸多大名之間的爭鬥讓當地的土著死傷甚多,平均壽命一降再降,在那種社會環境下,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多少老人,而且青壯也是死傷慘重。

  大乾登陸北海省後,剩下的青壯當時大多都是諸多大名的軍隊,戰敗後被當成戰俘給抓了起來,然後陸續送往南洋諸島開墾或者挖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