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43章 夢想

要不然怎麼說,當代的遠洋商船都是多用途船隻呢。

為了保障移民們的安全,所以船隊進入港口後,都是移民船隻優先靠岸,然後在當地海外領官員的引導下,進入城區早已經是為他們準備好的居所進行休整。

為了迎接移民的到來,當地的官員和駐軍已經是先後忙綠了大半年了,早已經是修建好了一大批簡易的住房以供移民們臨時落腳。

因為目前南非的情況還是比較複雜,所以這些移民暫時還是安置在城區,並沒有安置在城外的移民村鎮。

城外的移民村鎮,是留給第二批、第三批等後續移民的。

這一批移民,目前都將會居住在稜堡城區內,白天裡出城勞作屯墾,晚上回城。

反正如今南非城外的北面等大部分區域,都是廣闊的平原地帶,極為適合屯墾的,移民們出個城門就能直接到田地上勞作了,根本用不著去更遠地方的移民據點。

船隊安排著移民登船的時候,劉文江他們這些海商們就只能老老實實的繼續等再船上了,不過雖然還是在海面上飄著,不過好歹是在港灣裡,沒有了風浪侵襲,船隻不會在深海里進行航行的時候一樣,晃來晃去。

這個時候,劉文江也是難得有了性致,和幾個同事們在甲板上擺了一個小方桌,幾人一邊曬著南半球的陽光,一邊喝著小酒。

此時正值十一月,北半球已經是進入了冬天,但是在南半球,卻是屬於盛夏。

這種變化讓劉文江,大感世界萬千,無奇不有啊。

雖然之前的時候也是在書裡看到過,南北半球的氣候差異極大,甚至是相反的,但是之前只是在書裡看到而已,但是現在卻是真正的感受到了。

這種感覺有些驚奇。

倘若自己還在太原老家,沒有外出的話,那裡能夠見識到今時今日的風光。

不過想起老家太原,劉文江又是掛念起家中的老母,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是否吃好睡好。

在年初出海之前,他也是收到過家裡的來信,他二弟在信上說家中一切安好,還讓自己不用擔心,他會照顧好母親,讓自己安心在外頭做事。

劉文江想到這裡,就是覺得有些對不住自己的這個二弟。

劉家有兄弟姐妹四人,劉文江乃是長子,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劉文江的妹妹去年已經外嫁,他的二弟今年十七歲,三弟則是隻有十三歲,如今正在縣小學就讀。

當年劉文江讀書的時候,他的這個弟弟也是到了啟蒙的年紀,但是以當年劉家的經濟情況,斷然是無法再供第二個兒子讀書的。

所以,最後只有劉文江繼續在縣小學讀書,而他的這個弟弟,連去村裡的幼堂啟蒙都是沒有去啟蒙。

不過他弟弟也是個爭氣的人,雖然沒有去過學校,不過自小也是跟在劉文江身後,劉文江這個大哥充當的老師,對自己的弟弟進行啟蒙教育。

只是這樣的半吊子家庭教育,雖然讓他弟弟會基本的讀寫,但是也只侷限於此了。 ???.????????.???

當年劉父因為意外身亡,不僅僅讓劉家失去了頂樑柱,而且意外發生後劉父的救治也是費了不少錢,最終人還沒救回來。

再加上本來就年久失修的房屋也是坍塌,一家子居無定所,當時的劉家情況可謂是極為窘迫。

雖然劉文江及時退學,並接過了養家的重任,但是當時的劉文江年歲還小,在縣城裡的商行做文書的工錢並不高,要還債,還要重建家中的土屋,家中還有一個老母和三個弟妹等著他供養,光靠他一個人的薪資是不行的。

而家裡的田地雖然不多,但是也不能拋荒,所以只能是依靠老母和弟弟妹妹在家中務農,種田的收入縱然不算高,但是至少能夠解決家人的吃飯問題。

如此熬了四年,他弟弟也是從一個十二歲的童子,變成了一個十六歲的少年。

其人如今是皮膚黝黑,手掌和當年的父親一樣佈滿了老繭,不管是做事還是說話,都不像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反倒像是二十六歲的成年人。

反倒是劉文江,雖然輟學工作了,但是他好歹還是在縣城商行裡當文書,風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幾年下來,依舊是一副瘦弱讀書人的模樣,白白淨淨的。

還完了債,修好了房屋,妹妹也嫁人,二弟也長大成年,三弟也是安安穩穩讀書,初步穩定了家庭後,劉文江再也不願意困守偏僻小縣城裡,他要去見識書中說的遠方世界,尋找自己的理想。

他的弟弟得知劉文江的想法後,也是和當年的劉父一樣,沒有說任何的反對或者是讓劉文江有任何顧慮的話,只是點了點頭,然後說家裡不用擔心,有我!

當年的劉父也是這樣,當劉文江幼年時說想要上學的時候,劉父點了點頭讓他去了學校好好學,哪怕是放學回家了也不讓劉文江干活,讓他一心讀書。

而劉父從此天天早出晚歸,每年農忙時,總是想要儘快的幹完農活,然後趁著別人還在家裡幹著農活,城裡缺工,工錢比較高的時候去城裡做工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