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155章 鐵路也要爆發

  而馮氏航運公司還有造船業務,還有港口業務,通過這些業務,他們能夠轉嫁航運的成本,以加大競爭力。

  搞到最後,馮氏航運公司的在大宗貨物的運輸成本,比其他公司都要低,但是其公司的利潤卻是一直都比其他公司高。

  但是如果持續這麼下去的話,估計馮氏航運公司超越長江航運公司也是大概率的事,為此,最近兩年長江航運公司的管理層可都是愁得慌。

  他們其實也是想要搞多元化發展,但是卻是受限於風險控制的問題,一直都是沒有獲得國企部管理部門的批准,沒辦法,他們是國企部所屬企業,公司資產是屬於國有資產,企業的發展戰略是不可能和馮氏航運公司那麼激進,並通過放棄股權等方式來融資的。

  在靈活性以及風險的承受能力上,國企部的這些企業還是不如普通的民營資本企業。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國企部的管理部門,是不會允許過大的風險投資,然後導致國有資產流水的,他們寧願採取保守一些的策略。

  畢竟,國企部下屬的企業,其實國企部並不指望著他們賺錢之類的,大乾王朝組建諸多的國企部所屬企業,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控制一些重要行業,同時引領工商業的發展,而不是說讓國企部的企業賺多少錢,和民營資本企業進行競爭之類的。

  相反,有時候,國企部為了國內整體經濟發展,為了刺激民營資本進入某些行業,甚至會犧牲部分國企部企業的利益。

  國企部的下屬的企業,只是大乾官方的一個工具而已,而且還不是賺錢工具,所以這也就註定了,諸多國企部所屬的企業,在經營商受到的限制還是比較大的。

  想要走其他一些比較激情的市場化策略不行,甚至是動用一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市場競爭手段都是不被允許,因為這樣也不是上頭所希望看見的。

  因此長江航運公司這兩年幾乎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眾多民營資本的航運公司追上來,並威脅到他們的龍頭地位。

  馮氏航運公司,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實際上排名前十的國內內河沿海航運公司裡,全都是大乾長江航運公司的競爭對手。

  但是現在,蒸汽輪船的出現,卻是讓長江航運公司的管理層,看到了再一次把競爭對手甩在身後的機會,而且還是沒有太大的政治風險的機會。

  沒有絲毫的猶豫,在看到擎天號首航成功後,長江航運公司甚至是在商用艦載蒸汽機都還沒有出現之前,就已經是正式確定下來了蒸汽戰略!

  他們預計把過去多年來所賺取的利潤全部拿出來,而且還準備把眾多資產拿出去抵押,以換取資金用來改裝、購置蒸汽輪船!

  他們要在所有航運公司的面前率先實現蒸汽化,藉助蒸汽化的春風,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並把內河沿海運輸市場的價格進一步下探,以擠壓其他競爭對手的利潤空間。

  長江航運公司在看到了擎天號航行成功後,做出了蒸汽化的戰略調整,也是符合大乾官方對他們的要求的。

  因為大乾官方,本來就是希望長江航運公司,能夠起到帶頭作用,帶領國內的航運企業進行蒸汽化,實現國內航運的蒸汽化,掀起一場航運革命。

  擎天號試航成功,受到刺激的不僅僅是長江航運公司,還有陪同楚行一起觀看試航的眾多軍政要員。

  海軍的將領們就不用說了,他們早就開始蒸汽戰艦計劃了,幾年前新型蒸汽巡邏艦的設計方案已經是被敲定,目前已經是進入緊張的船體施工當中了。

  而陸軍的將領們,也是覺得內河運輸施行蒸汽化後,對未來的內河補給運輸將會帶來極大的便利,從而極大的方便陸軍在內河流域的行動。

  比如說在黑龍江流域的軍事行動,雖然說船是歸屬海軍管的,但是海軍的船隻說根到底還是為了陸軍提供補給的。

  而負責鐵路計劃的相關官員以及大乾鐵路總公司的幾個官員,則是面帶擔憂之色,他們擔心著內河運輸蒸汽化後,會給即將展開的鐵路建設計劃帶來衝擊。

  到時候,恐怕河運和鐵路運輸會展開激烈的競爭,這對於鐵路發展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個時候,這幾個負責鐵路建設的官員們,已經是謀劃著,是不是修改一部分預定鐵路的路線了,之前他們設計的路線有一部分路段是和河流、運河平行的。

  現在看來的話,最好還是要和主要的河流拉開一定的距離,避免河運和鐵路運輸的直接競爭!

  這幾個鐵路相關的官員在一旁低聲嘀咕著:“如此看來,北方的幾條鐵路線要進行調整了,之前的前面幾個方案有所欠妥,改為備用方案好一些!”

  “不錯,改一改也好,避免直接競爭,先把鐵路修起來再說,這北方路網的話,可以採用第八號方案!”

  北方的鐵路網建設方案,其實有好多個,排序第一的方案是金陵城到鳳陽,然後到徐州、濟南、然後抵達天津。

  其中的天津為北方的戰略中轉站,拉出東北支線,前往唐山、經過山海關進入遼西、遼東。

  往北,則是抵達幽州、然後繼續向北抵達宣府,再西行前往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