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九百六十三章 找到澳洲

  但這是大乾王朝歷史上,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華夏曆史裡,第一場大範圍,影響深刻的股災,人們為此還取了個名字,叫做‘金礦狂熱’,名字出自大名鼎鼎的呂宋金礦公司!

  這家由一群騙子們搞出來騙錢,但是最後卻是被投機者們哄抬到市值一度達到八百多萬兩銀子的皮包公司,成功的在歷史上遺臭萬年!

  估計以後人們一想起經濟危機,股災之類的,就會想起這家皮包公司,順便想起這家皮包公司的創始人,連續三年都考不進王室理工學院,號稱世紀大騙子的趙春陽。

  但是在監獄裡的趙春陽也覺得自己挺冤枉的,他搞出來的皮包公司真的就只買了二十幾萬兩銀子,後面的八百多萬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且這二十多萬還是三十幾個人分,他雖然拿大頭,但是也就拿了八萬多兩銀子而已!

  嗯,當時還交了八千多兩銀子的稅,最後被逮捕後,不但要補上偷稅的一萬六千多兩銀子,而且稅部還給他開出了一張罰單,罰款數字精確到文,不多不少,剛好把剩下的五萬五千多兩銀子給罰光了。

  他,實際上一毛錢都沒撈到,其他的騙子們也都是一樣,一毛錢沒撈到。

  那二十多萬兩銀子,一文不少,都被稅部給拿走了!

  崇禎八年秋天的這一場股災,歷史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但有意思的是,這樣的一場股災,竟然都沒有造成大範圍的經濟危機,導致工商業出現大規模萎縮!

  為啥,因為上市的企業都是一水的垃圾公司,都是一群投機者在玩擊鼓傳花,和普通人沒啥關係,更和支撐著主要工商業的數百家比較大型的企業沒啥關係。

  因為大乾王朝裡的那幾百家比較重要的企業,可絕大部分都沒上市呢!

  那些投機者炒作一片垃圾公司虧了或者賺了,關他們屁事!

  當然更加重要的是,這事發現的早,楚行一發現這事,就是果斷進行處理,並且直接調用了軍統的力量,直接雷厲風行的鎮壓了下來。

  讓這一場股票投機行為,只侷限在投機者的範圍之內,並沒有大範圍擴大到普通民眾群體裡。

  雖然影響不可避免會有一些,但是都處於可控的範圍!

  再加上大乾王朝的實體經濟正處於高速上漲的時期,各方面的經濟數據是一天比一天好,這一場股災的影響雖然有,但是很快就是被抹平。

  因此這場股災,除了給人們留下了投資有風險這個概念,並且讓一部分的精神受到了極大刺激外,對實體經濟幾乎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現在隨著股票交易正規化,眾多的大型企業也是準備陸續上市交易的時候,下一次再來一場股災,那可就不是投機泡沫,而是真正的經濟危機了。

  在近代,造成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單純投機之類的東西,投機、股票崩潰那只是表象,實際的原因是產能過剩,更準確的表述是‘相對於支付能力而言,產能過剩!’

  簡單直白一點說:人們買不起東西的時候,那麼就是經濟危機了!

  不過現在看來,問題還不算大,首先,大乾王朝的工商業其實剛起步而已,整體的工商業經濟規模並不算大,國家的經濟還是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所佔據的比例不算大。

  同時,大乾王朝的基數夠大,國土面積大,人口多,各種資源裡除了極少數特殊資源外,其他的也算是豐富。

  這也就意味著,大乾王朝的工商業發展,需要發展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夠讓國內市場初步飽和,而後面,還有全球市場呢。

  什麼叫做經濟危機?

  就是沒有原料或者是產品賣不出去了!

  但是對於殖民時代來說,這兩個問題都是可以初步解決的,征服更多的殖民地,然後讓殖民地成為原料產地和工業產品的傾銷市場。

  必要時候,嚴格控制除了本土外的殖民地工業製造,以充分保護本土工業的利益!

  這樣也能夠避免出現歷史上美利堅這樣,從殖民地翻身當主人的情況!

  當初的美利堅為什麼能夠翻身,還不是因為英國人傻叉,直接在北美建立眾多的工廠,然後導致北美的工廠主和英國人的本土製造業發生了極大的矛盾,再然後,人家北美的殖民地工廠主們不幹了,開始玩獨立。

  要徹底杜絕殖民地的獨立訴求,這個比較麻煩,而且縱觀近代數百年的殖民歷史,到最後,殖民獨立是大趨勢,無法避免。

  不過楚行謀求的是,儘可能的拖延這一進程的到來,哪怕是殖民地謀求獨立了,也要能夠做到輕鬆鎮壓!

  所以,今後楚行對所有殖民地的定位都是原料供應地以及產品傾銷地,絕對不在殖民地發展工業!

  再然後就是不斷的移民再移民,依靠龐大的人口優勢進行碾壓,如果未來某一年,大乾王朝殖民了北美的話,楚行肯定是要進行大量移民的,最後讓大乾子民成為北美土地上的新主人,絕對不搞什麼多民族和諧相處的政策。

  大乾子民所到之處,都是大乾的土地!

  這些土地上原來的土著最後那裡去了?

  不好意思,你說土著?這個問題嘛,很不辛,因為天花等各種外來病菌的大範圍感染,他們已經是在這個世界消失了,不對,現在土著還是有的,你看,我們為了保護他們,還特地成立了一個保護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