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805章 傾銷模式


  來!

  當然了,上述情況並不適用於王室銀行,王室銀行是極其特殊的存在,名義上屬於王室產業,但實際上它的管轄權並不在王室產業科,而是直接向楚行報告。

  它在大乾王朝裡是作為一家政策性銀行而存在的,其作用是為了維護金融穩定,為大乾政權輸血,和普遍意義上的商業銀行不一樣,定位上更類似於一種中央銀行。

  普遍意義上的王室產業,還是揚州肥皂公司、王室產業控股,同時引入了一定民間資本的揚州紡織公司、香港鼎盛造船廠等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王室產業實際上和工部直屬企業一樣,自身的科研能力是比較差的,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比較高深的技術時,幾乎清一色的依賴王家理工學院。

  他們生產的東西,基本都是從皇家理工學院裡獲得技術的授權,然後進行量產。

  因此別看王室理工學院只是一所學校,但實際上它很賺錢,每個月都能進賬不少的專利分紅,不過這種情況也是在逐步改變。

  比如說揚州機械廠,這家之前是作為揚州兵工廠下屬分廠而存在的工廠,前期幾乎都是嚴重依賴王室理工學院的前身,也就是童子軍的技術支持。

  但是現在,他們也是開始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來發展自身的技術能力。

  當時即便是如此,他們的水平和王室理工學院依舊是差距甚大!

  比如說最近王室理工學院搞出來的一種東西,其他的工部直屬工廠就算是花費再多的功夫也是搞不出來的,這就是高達一百五十倍的顯微鏡!

  說起這顯微鏡,就不得不提到玻璃了,自從早幾年大乾王朝通過水晶磨製鏡片,然後打造出來軍用望遠鏡後,大乾王朝就是開始在光學鏡片這一領域越走越遠,甚至有點走火入魔的勢頭,一方面是水師那邊需求高倍數的望遠鏡,來提前發現敵人。

  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楚行的直接推動,楚行為了讓這個時代的醫學技術得到快速突破,好讓自己在這個時代活的更久一些,所以對醫療技術的推動幾乎是不遺餘力的,而醫學技術的發展,是離不開顯微鏡的幫助的。愛讀小說app閱讀完整內容

  而這,也是推動光學鏡片的不斷進步的一重大舉措。

  最開始,他們就是能夠製造二三十倍的顯微鏡了,但是這依舊還遠遠不夠,所以他們繼續研發。

  因為大量磨製各種鏡片,而此時用的都是水晶,成本昂貴無比,這也就倒逼著大乾王朝不斷的進行各種實驗,然後嘗試製造出來透明玻璃。

  而這種透明玻璃技術,也是在今年年初得到了突破,王室理工學院的項目組,經過反覆一年多的大量試驗後,終於是成功找到了製造透明玻璃的方法,並在實驗室裡成功製造出來了透明玻璃。

  可惜的是,當時的技術還是過於粗淺,製造的玻璃都是比較小不說,更關鍵的是,其折光性能很一般,這種玻璃實際上和當代的歐洲威尼斯玻璃差不多。

  而這種玻璃,是不適合作為光學玻璃使用的!

  王室理工學院的人對於研發出來的這種玻璃可以說絲毫興趣都沒有,因為他們要的是可以製作高倍數望遠鏡、顯微鏡的玻璃,而不僅僅是一面鏡子。

  所以他們很乾脆的就是把這種透明玻璃的專利授權給了王室產業科,當時的楚行還挺興奮的,立即就是下令王室產業科建立玻璃工廠,爭取早日做到大規模量產,然後進行銷售,畢竟玻璃這種東西,早已經是諸多穿越前輩們用來發家致富的好東西了,既然弄出來了自然是需要好好利用。

  但是……

  這種玻璃也就只能這樣了,除了為王室產業賺多一點錢外也就沒啥大用處了!

  而王室產業賺錢的小玩意多了去,不差玻璃這麼一種。

  就算是楚行自己也只是一開始興奮了幾個小時而已,過後就是把這玩意拋之腦後了,這種普通玻璃鏡子不能吃不能喝的,而且還是奢飾品,對於大乾王朝的統治而言基本沒啥用。

  楚行要的是光學玻璃,能夠製造超高倍數鏡片的光學玻璃!

  王室理工學院那邊同樣也是不死心著,玻璃項目組的成員們,已經是在教材裡很明確的看到了,玻璃是可以用來製造高倍數光學鏡片的,現在搞出來的玻璃不行,那麼就代表著沒找對方向。

  所以他們是繼續搞,而這麼一搞,耗費了眾多經費和時間後,他們又是搞出來了一種新玻璃,而這種玻璃有著一個相當獨特的名字,就做鉛玻璃。

  說起來,這種鉛玻璃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為了改進玻璃工藝,提高玻璃熔爐的溫度,同時也是為了降低大規模量產玻璃的成本,他們嘗試用煤作為燃料加熱玻璃熔爐,從而取代以往的木材。

  而這樣一搞,他們就是無意中得到了一種質地更加堅硬、透光性更好的新玻璃,這就是鉛玻璃了。

  項目組

  的人雖然普遍都是十來歲二十歲的年輕人,但是卻一個個都是搞科研一兩年的老油條了,而且在經費充足的情況下,各種實驗都是不要錢一樣胡亂進行,甭管有效沒效先試驗一番再說,這些用錢砸出來的年輕科研工作者們,雖然說理論水平還不如後世的高中生初中生,但是試驗經驗可是豐富的很,稍微不對勁就能夠看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