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801章 大肆鼓吹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是遠遠不夠大乾王朝的花費了!

  因為擴軍和造艦,大乾王朝的軍隊規模持續擴大,僅僅是今年救民軍陸軍和水師以及虎賁軍加起來的軍費預算,都已經是超過兩千五百萬兩銀子了!

  然而維持一個政權的運轉,除了軍隊還有龐大的政務機構啊,這些機構的經費從哪裡來,自然是不可能臨時加稅啊什麼的。

  主要來源有幾個方面,比如說抄家所得,每攻佔一個地方都會抄家,這一方面所得的浮財並不在少數,雖然說是一次性收入,但也是極大的緩解了財政的壓力,尤其是今年陸續拿下了江西和湖南的北部地區,一連抄了好幾家明王朝的藩王府,所得頗豐。

  還有一方面,則是除了稅賦之類的其他收入,比如說戶部下屬的造幣局,它的利潤可不低,雖然統治區的擴大,標準銀幣、銅幣的發行量大幅度增加,其利潤一年下來也有上百萬呢。

  然後還有大乾鹽業公司,其上繳的鹽稅乃是算入稅賦裡頭的,但是鹽業公司本身卻是還有大量的利潤啊,這些利潤也將會上繳國庫的。

  此外工部下屬的各大工廠,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兵工廠,但是也有部分是面向民用的,比如幾個紡織廠、揚州練鐵廠等等,這些工廠也都是有利潤的,而利潤都是需要上繳的。

  還有一項收入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罰款,這些罰款一部分是地方留用,一部分也還是要上繳國庫的。

  最後,則是來自王室銀行的貸款!

  大乾王朝因為財政持續入不敷出,赤字龐大,在王室銀行剛成立沒多久的時候,就已經是開始向王室銀行借錢度日了,目前算下來,光光是中央欠王室銀行的各項貸款,已經是超過了三百萬兩銀子,然後各地方政府有時候度日艱難,也會借錢過日子,這一方面加起來也有百萬之巨。

  這樣一算,大乾王朝的中央和地方,已經是欠了王室銀行四百多萬兩銀子。

  總之大乾王朝的政權運轉,正稅基本都是花在了軍隊身上,而其他機構的運轉費用,基本都是靠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方式勉強維持著。

  但是就算是再困難,也得咬牙堅持啊!

  這打敗了偽明王朝,統一了中國,這苦日子也就到頭了,到時候大乾王朝的財政也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了。

  如果說打輸了,那沒什麼好說的,大家各自逃命去了,至於欠下的王室銀行的債務,到時候大乾都沒了,自然是不會有人向已經滅亡的王朝討債的。

  救民軍陸軍在擴張,水師也同樣如此,他們提出的戰列艦建造計劃就是其中之一,此外還在持續進行著巡洋艦、護衛艦的擴充。

  水師的擴充目標以及方向,其實要比救民軍陸軍那邊更加明確一些,那就是要把主力艦的艦隊規模擴充到三十艘,各類輔助用的軍艦,包括武裝商船,運輸艦之類的百艘以上。

  水師的目的是徹底掌控沿海的制海權,乃至北上京津。

  不過水師的擴充受限於技術、經費、船臺數量等因素,只能是慢慢來,然而救民軍陸軍的擴軍計劃就不一樣了,新兵早就準備好了,就等著編制下來。

  所以擴軍的計劃一通過,第七步兵師以及第九混成團、第十混成團立即就是搭上了架子,然後進入訓練整補階段,讓他們補充那麼幾個月,就能夠做到滿員,然後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至於裝備這東西嘛,慢慢來,救民軍陸軍的方式一向來是先把人頭拉出來,然後一邊訓練一邊等裝備的。

  然而即便是這樣,也是讓大乾工部下屬的各大兵工廠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自從東鎮廟時期,大乾工部成立並管轄軍械生產一來,大乾王朝工部從來都是沒有滿足過軍方所需的各項軍械產量需求。

  這不是大乾工部不思進取,不提高產品,實際上大乾工部作為大乾王朝裡第一苦逼部門,從上到下的眾多官員們都是想方設法不斷擴大產量。

  從以往的一個月才造幾十只火槍,幾門火炮,到現在一個月生產將近四千多支火槍,大乾工部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

  而且隨著籌建的揚州鋼鐵廠的建設工程慢慢進入收尾階段,等這座鋼鐵廠完工之後,大乾王朝短時間內鋼鐵產量能夠增加至少三分之一,而國有工廠的鋼鐵產量有望直接增加一倍。

  揚州鋼鐵廠,這個和揚州鍊鐵廠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工廠,後者雖然也是工部所屬,但是其面向的目標乃是民用產量,從鍊鐵到製作各種農具等鐵製品為主,其鋼鐵產量比較有限,但是揚州鋼鐵廠,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卻是一家大量採用近代機械,而且採用新式技術,準備大規模鍊鐵的大型鋼鐵廠。

  而鋼鐵的產量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能夠有效的緩解大乾王朝目前對鋼鐵的急迫需求,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