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七百三十九章 嘉興案

  不過他們的任務可不是說去救災,這種事對於他們而言並不擅長,而且他們因為輕裝急行軍,也是沒有攜帶什麼糧食等救災物資,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彈壓地方,杜絕任何的民亂初出現。

  不僅僅是海寧,附近府縣裡的幾個受災地區,軍方也是緊急派遣了部隊前往,而原本就駐紮當地的部隊更是提交警惕,直接進入了戰備狀態!

  作為一個造反起家的君主,楚行自然也是對自己治下任何可能出現的造反保持著最為嚴厲的高壓態度,簡單來說就是事前嚴防死守,一旦有叛亂出現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勢鎮壓!

  說起來,大乾王朝對待治下的叛亂行為,其態度和明王朝是差不多的,都是堅決鎮壓,絕不姑息!

  當然了,目前軍方的調動只是一種防範舉動而已,當地剛受災沒幾天呢,還不至於立即就出現動亂,但是楚行卻是不得不防啊!

  派遣部隊立即前往災區的楚行也清楚,對待民亂這種事,雖然保持軍事上的高壓是必須的,但是卻不是預防民亂的手段。

  要預防民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安居樂業,最次也要讓民眾們保持餓不死的狀態!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都是同時帶著恭順和尚武兩個極其對立的特性的。

  只要有一口飯吃,民眾們是不會造反的,忍受力非常驚人,溫順無比。

  但是當他們沒飯吃要餓死了,他們就會舉旗造反!

  喊著王相將侯寧有種乎的口號造反!

  楚行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是更加清楚這種事,所以一聽到颱風來襲遭到慘重損失後,他立即就是兩手準備了,軍事上保持高壓,杜絕任何的意外,另外,楚行也是立即讓內閣方面組織賑災。

  當地的幾個儲備糧倉開倉放糧,同時也是從其他地方緊急抽調糧食,以最快的速度安置災民,別搞得民眾衣食無著,易子而食。

  那樣的話,即便算是高壓的軍事防備,也是擋不住一波又一波的民亂啊!

  而楚行自己,則是天天關注著災情,一有來自災區的奏報送上來,他第一時間就會親自批閱。

  但是千防萬防,還是出了亂子!

  六月十二,嘉興府緊急五百里奏報,數千愚民被幾個當地士紳蠱惑起來衝擊當地鎮衙門,並且攻破鎮衙門後,劫走了衙門們用以救濟民眾的糧食。

  高於此同時,海寧裡的長安鎮裡卻是一片兵荒馬亂的場景。

  狂風吹倒了眾多房屋,強降雨直接淹沒了大量的農田,剛開始的時候,當地的鎮官員以及下屬各村的村長們還在勉勵維持局勢,開始自救。

  但是很快就是傳出了留言,說朝廷拔下的救濟糧食被那些貪官們貪汙了,這留言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是有民眾前往鎮衙門討一個說法,隨即圍觀的民眾越來越多,後來也不知道怎麼的變的躁動了起來。

  這些民眾就是開始衝擊鎮衙門,長安鎮的行政長官被混亂中暴怒的民眾當場打死,其他幾個鎮衙門裡的官員以及十多個巡警也是或死或傷。

  民眾劫掠了原本用於救災的糧食以及其他財物後不知所措,而後幾個平日裡在當地頗為威望的鄉紳主動站了出來,說什麼官府不給活路,他們乾脆造反算了。

  穩住了一群亂民,鎮衙門裡的幾個領頭人卻是偷偷見了一個穿著普通民眾服飾的人,言語間頗為恭敬!

  小半天后,這些士紳們出來,帶著亂民們繼續南下,他們要去攻佔縣城,搶奪那裡的糧食!

  而就在這個是,大乾救民軍第二混成團下屬第二營,也已經是完成了緊急集合,全員出動前往長安鎮鎮壓叛亂。

  下午時分,這兩潑人馬就是在中途相遇!

  結果自然是沒有任何意外的,都不等第二營發起衝鋒,只是打了幾輪排槍後,這兩千多流民就是潰散了!

  次日傍晚,楚行就是收到了來自陸軍第二混成團的戰報,稱該團下屬的第二營,成功擊潰長安鎮流賊,同時該團已經緊急抽調第一營奔赴當地,以加強對當地的掌控力度。

  看著來自嘉興府那邊的奏報,楚行的濃眉緊皺!

  隨即他親自下旨,嚴令第二混成團控制住嘉興府局勢,同時命令第六步兵師抽調一個團進駐嘉興地區,配合第二混成團彈壓地方!

  同時傳旨督察院以及巡捕部,嚴查民亂的背後深層次的原因,為什麼朝廷已經開始救災了,而且也沒有出現大規模饑荒的情況下,就是迅速發生了民亂!

  不僅僅是督察院以及巡警部接到了命令,實際上軍機處調查統計科的探子們也是開始深入當地,調查背後始末。

  雖然第二混成團的戰力強悍,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是把彙集起來的流民給擊潰了,但是這卻是讓楚行看到了一個問題。

  楚行可不相信那些災民們會無緣無故的造反!

  這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

  而原因很快就是出來了,而且原因還不僅僅是一個,而是好幾個!

  軍機處調查統計科率先上報了調查結果:民亂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