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別山、周鳳祥

  楚行微微點頭,根據各地的送上來的情報,大致應當是這個數字,大明的問題非常多,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隱戶和流民過多。

  這些流民和平年代就到處跑,遇到如今的亂世,大抵編制還有流寇和山賊一條路。

  而只要是為寇,為賊,便有首領。

  這些首領掌握著手下人的生殺大權,享受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快樂。

  這點楚行非常清楚,畢竟後世的電視劇裡,乞丐都能推舉出幫主來。

  可見人類這種社會性的生物,不可能脫離群體而存在。

  而這些掌控者權利的人,他們是天然的既得利益者,在一定程度上來講,若是投靠大乾,是放棄自己權利的一種行為,是違揹人性的。

  所以在楚行看來,李青山的工作能有此成效其實已經不錯了。

  楚行說道:“不用管這些,孤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願意相信你,加入大乾,安安心心的做順民,從事生產,那便是他們的機會,他們不願意加入大乾,繼續顛沛流離,亦或是繼續危害人間,那就休要怪我們大乾不通情理了。”

  李青山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剛想開口。

  楚行卻皺了皺眉,李青山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不該說話,便趕忙閉嘴。

  接著便由劉必顯介紹起大都督府參謀處和內閣聯合出臺的大別山方略。

  讓劉必顯挑選有些可堪大用的人物,在大乾預設的區域,組建根據地,並且拿出了當初東鎮廟時期的一些工作條例。

  這便是組建朝廷的好處,雖然大乾一直是草臺班子,但是一舉一動都有專門的官員留檔。

  甚至還有當時的一些文武官員的筆記和心得。

  對於李青山的造反專業,楚行還是非常放心的。

  此人雖然為人圓滑了一些,但是卻又一股子草莽的氣息,有一種特殊的人格魅力。

  李青山莊重的領命,談到自己的專業,他顯得格外的認真。

  看他的樣子,楚行滿意的說道:“此去你只管做事,需要多少支持,你只管跟孤提,定然不會少了你的支持。”

  開闢根據地肯定頗為辛苦,需要的錢糧也非常多,此時再開闢根據地,肯定不能跟之前的大乾一樣,動不動就搶劫大戶,後方該有的支持還是要跟上的。

  李青山卻不解道:“大王,咱們大乾素來對付那些不仁不義的士紳都是毫不仁慈的,怎麼這一次,卻顯得有些拘束起來?”

  楚行揉了揉自己的腦門,卻懶得跟他解釋,說道:“行了,具體的工作方法,思想建設,去找寇烈對接,孤沒有那麼多心思。”

  楚行看見李青山疑惑的表情,最終忍不住提點了兩句說道:“你記住,我們大乾的本質是以民為本,救國救民,你雖然是奉命造反,開闢大別山根據地,但是卻不可肆意妄為,過分殺戮,士紳豪強犯了錯,自然有律法治他,一味的殺戮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還有在軍事行動上,切記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十六個字。”

  李青山反覆咀嚼著十六個字,越琢磨越入神。

  雖然他起義沒有造成多大的聲勢,反而很快便被鎮壓了,但是有過戰爭經驗的他,也察覺出這十六個字之中蘊含的能量。

  如果自己收攏足夠多的人馬,便可以源源不斷的給湖廣施加壓力,逼迫馬世英和何騰蛟想盡一切辦法鎮壓自己。

  而那個時候,就是大乾的機會。

  他甚是欽佩的看了楚行一眼,喃喃到:“原來當初臣與大王竟然有這麼大的差距。”

  楚行也懶得與他計較,只是擺擺手,示意他趕緊退下執行。

  送走李青山之後,楚行一杯清茶尚未喝完,申濟芳便來稟告,“周鳳翔來了。”

  楚行到:“哦?”

  他沉思了片刻,把玩著手中的毛筆說道:“讓他進來吧。”

  他大體知道一些周鳳祥最近的遭遇,怎麼說呢,人紅是非多,咱們這位周翰林其實也難以免俗。

  楚行覺得自己這大王做的真心心累。

  很快,穿著道袍,踩著暖鞋的的周鳳祥便走了進來,如今已經不是官員,周鳳祥更加習慣普通百姓的裝束。

  如今周鳳祥在解讀大乾新政,為大乾搖旗吶喊上非常賣力,頗受大乾的朝臣們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