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乾的優待


  ,實際上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的是策論和史論,這種題目可是下需要考生學識淵博,並且具有極大的政治智慧才能夠回答的出來的。

  只要這兩場考得好的話,那麼至少在理論上,這個考生就已經是具備了當官的基本素質。

  科舉內容的些許變化其實也沒有引起劉存旭的太的感覺,畢竟大乾是新朝嗎,科舉內容有所變化是應當的,真正讓他感到驚訝,並且讓他走入大乾官府衙門的卻是,佈告上說,但凡是中試的士子,皆可當場授官。

  而且是白紙黑字寫著,國朝心裡,急需英才,登極恩科中試者一律從優封賞:新科生員即授正八品實官,新科舉人授正七品官身,新科進士裡的一甲授進士及第,授從五品官身,二甲賜進士出身,授正六品官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授從六品官身。

  進士授官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新科的生員以及舉人都是直接授官,這一點卻是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之外。

  而這個措施,實際上對於大乾王朝而言並不算什麼,因為現在大乾王朝是真的求賢若渴,別說是正式讀書人了,就算是認得字的人過來,都是可以直接進入官場,成為一名科員。

  雖然說如今的大乾王朝已經走入正軌,沒有隨便來一個秀才就能夠擔任五品郎中這種事了,但是如果有前明的秀才如果主動來投效,最次也是從八品的官位,而從八品,在大乾王朝的官制裡,目前基本是和縣衙門下屬的各科科長相對應。

  如果是前明的舉人來投,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基本都是授予從七品的官身起步,被授予縣令的也有好幾個。

  至於進士,很不好意思,暫時沒有一個進士主動來投,明王朝裡進士出身的降官倒是有不少,而這些降官們投誠後,自然也是步步高昇,基本上都能夠在原職務上上升一個臺階,出任知府的都有好幾個了。

  而如果是考取了大乾王朝的新科生員,哪怕是你後續沒考上舉人,但是依舊能夠獲得正八品的官身,你得知道,大乾王朝裡的縣丞,也才正八品而已。

  當然了,大乾王朝裡的正八品職務是相當多,縣丞只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而已,還有一些不太重要的職務也是正八品。

  但是品級有了有,以後升起官來可就容易多了。

  而新科舉人就能夠被授予正七品的官身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可是相當震驚的,正七品那可是縣令的品級了,而一縣父母官,治下數萬甚至十餘人民眾,那是何等的威風,而這種品級一般只有新科進士才能夠獲得的。

  但是在這一次的登極恩科裡,只要你考中舉人就能夠成為正七品的官員了。

  更加不要說考中進士後能夠被授予五品甚至六品的高官了。

  這些對於很多士子而言都是震驚無比,他們讀書一輩子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當官!

  至於給朱家王朝當官還是給楚家王朝當官,其實區別都不大。

  後世的這些讀書人連野豬皮的官都當,更別提偽乾這些區區賊子了。

  開科舉,這一招用來招攬讀書人階層幾乎是無往而不利的,當然了,前提是別傻乎乎的連天下都還沒打下來呢,就玩摧毀孔廟這種事了,非要幹這種事的話,等你打下了天下再玩。

  前期嘛,還是要以拉攏為上,畢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嘛,先把河過了再說,等過了河要不要抽橋,怎麼抽橋,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劉存旭和其他幾個人看過佈告後去報名了,等他出來的時候,看著手中的一紙準考文書,還是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最後他搖了搖頭就是不再去想了!

  他家不過是普通鄉間百姓而已,他讀書這麼多年,為的就是考中科舉然後做官,如今有機會擺在了他眼前,雖然這偽乾,不,大乾王朝看上去有些不靠譜,但是趙文章說的也沒錯,大乾王朝

  好歹也是正兒八經的傳統王朝,在禮制上幾乎是讓人挑不出毛病來,而且已經是擁兵十餘萬,據地二省,並且還是在東南這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