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次招降錢進


  敞開的。

  所以他即便是被困,也一直努力提升自己。

  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明軍,本身就是屬於冷熱兵器交替結合使用的軍隊,如果有了錢進的支持的話,楚行覺得新軍的訓練會更快進步。

  而且錢進還有一個莫大的優勢,那就是他對明軍的作戰習慣非常的熟悉,有他的幫襯,能夠讓救民軍更加了解自己的敵人,大明官軍。

  只是錢進這個人,問題很大,雖然被俘虜了之後,一直不曾反抗過,甚至很多事情都相當配合,但是就不肯投誠,楚行自己親自勸說了無數次,都沒有結果。

  考慮到,距離上一次勸說,時間已經足夠長了,性子應該也磨得差不多了,楚行覺得該再努力一把了。

  如果他能改變主意,願意臣服,那肯定是好事啊。

  那意味著,自己距離軍隊正規化,又進了一大步。

  可是他如果不配合,也沒有什麼,繼續關著改造就是了。

  就當他是救民軍功德林的一小步唄。

  反正殺害人才,也是一種浪費,那不如就繼續關著。

  其實如果不是看守說,楚行要見錢進的話,錢進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將自己徹底的當成了一名軍事研究員。

  是看守的提醒,才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大明的遊擊將軍。

  自己是一名俘虜。

  滿是鬍渣的臉上,瞬間變化了好幾次的神色。

  倒不是看守欺負他,而是他沉迷於研究不能自拔,不怎麼注意自己的形態,導致他不僅僅長滿了鬍鬚,而且衣服也又髒又臭。

  看守擺擺手,便有女侍者,端著水盆進來,幫他清清洗了面孔,刮乾淨了鬍鬚,最後換上了新衣,一個偏偏儒雅的君子出現在眾人視線之中。

  因為錢進被關押的這段日子,伙食實在是太好了。

  整個人圓了一圈,不像是一個軍人,反而更像是一個生活條件不錯的富翁。

  當一切收拾完畢之後,看守仔細端詳了半天,才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錢將軍,咱們平山墩對待戰俘的待遇不錯的,您要注意個人衛生,不然見到大王,大王還以為我們怎麼欺負您這位貴客呢。”

  錢進將自己整理的手札放在一邊兒,默默的沒有說話,跟著楚行的親衛,走向了政事堂。

  錢進並不是一個高傲的人,也沒有不搭理看守的意思,他只是得知楚行要見自己,思緒比較複雜,腦海裡都是各種問題。

  他覺得楚行可能繼續要招攬他。

  看守所言貴客二字,直接提醒了他。

  錢進覺得,自己能有今天的待遇,還要感謝平山墩的先生們。

  自己偶爾可以申請去虎賁軍旁聽,那邊兒的夫子們講課,很多講義都是按照楚行的想法編的,其中有一條說的非常好。

  那就是隻要你變得足夠強,就會贏的源源不斷的尊重。

  這一點,放在自己身上,也應驗了。

  因為自己不斷的研究兵書和戰法,自己即便是沒有投靠,他們給自己的禮遇,也越來越好。

  起碼菜變多了,四葷四素,雖然量不大,但是很豐富。

  而在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之中,錢進自己也沒有發現,自己一直堅持的信仰,竟然產生了鬆動。

  錢進其實對於朝廷,可以用心如死灰四個字來形容。

  因為戚家軍的命運過於悲慘,想讓他忠於朝廷也是非常艱難的。

  但是他依然不願意投靠救民軍,是因為錢進還不蠢,他知道,以東鎮廟這種體量,不自量力的去對抗朝廷,勝率幾乎為零。

  但是上一次,東鎮廟出征安丘縣,再與朝廷的對抗的過程中,讓他發現了一些一般反賊不具備的東西,讓他的想法不斷的發生轉變。

  第一是民心。

  山下的百姓,不去支持朝廷,反而一股腦的支持這幫山賊,可以用簞食壺漿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根據錢進的觀察,朝廷雖然在整體上,具備很大的優勢,但是在局部上,卻很難超越救民軍。

  因為他們有民心,有百姓基礎。

  在青州一地,可以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來形容。

  第二是整

  體的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