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悅與愉快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三章這冤鼓放在了三米的高臺上,鼓錘也有兩百斤

    百香鎮的知縣,賽包公就是這樣一位人物。

    雖然他名字取得不錯,卻不是什麼清廉的官員,最大的特質就是撈錢。

    畢竟賽包公寒窗苦讀十多年,好不容易中了舉人,卻在會試上接連失利,又蹉跎了十餘年,只好以舉人的身份做官。

    神武朝的舉人比不得前世明朝,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特權。

    因為各路豪強們比他們強勢,在佔有民間財富這一塊,武者佔了大頭,普通的讀書人,哪怕當了舉人,也只能混箇中產之家,難以橫行鄉里。

    只有做了官,依附了朝廷,有了權柄,才能真正發家致富。

    所以賽包公考不上進士,

    那就不考了,冒了絕大的風險,來這靈州做官。

    他花了二十年的時間科舉,冒了殺頭的風險,才有機會大把地撈錢,你讓他為民做主的,那可能嗎?

    那當然是要一車一車的銀子往家裡搬,能搬多少搬多少。

    “宋師爺,最近這徭役的錢,好像少了許多啊。”

    “是城裡的活計少了嗎?王老爺不是還要再建幾棟別院,誰能出價比我們還低?”

    賽包公坐在桉頭上算賬,發現最近的收入不如以往了,很是苦惱。

    “大人,鎮外的刁民越來越多了,寧可給地主老財打工,也要逃掉那徭役,生意就難做了。”宋師爺心中暗罵,最近為啥生意難做,你自己還不清楚嗎?

    “宋師爺,此話怎講?”

    “交皇糧,服徭役,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賽包公撓了撓頭,有些想不明白。

    “誒,我的大人,這服徭役是沒錢可拿的,只管兩頓飯,誰肯賣力幹活?自然都是偷奸耍滑之輩。”

    宋師爺心中腹誹,嘴上卻不得不解釋兩句。

    “看來還是吃得太飽了,家裡還有飯吃,就不肯賣力幹活。”

    “從今天開始,不肯賣力幹活的,就不給飯吃。”

    “換成其他縣裡的官員,都得自帶乾糧,飯都不管,百姓苦不堪言。”

    “聽說風州那邊,今年遭了饑荒,都已經賣兒賣女了。”

    “本官聽了也是於心不忍,這才特意花了府庫的銀子,給他們管了兩頓飯。”

    “風州的百姓都已經吃土了,本官還給治下的小民飯吃,這裡裡外外虧了多少銀子?”

    “結果倒好,他們都能吃上飯了,居然還敢偷奸耍滑,看來這世間的刁民都是給慣出來的。”

    賽包公憤憤不平地說道,彷佛自己有一座金山讓這些刁民給偷了。

    你怎麼得出這個結論來的?

    明明你是用官府的權力,發動徭役,讓農戶們給你免費幹活啊。

    那賽包公不過是舉人出身的知縣,沒有雄厚的背景,沒有強大的恩師,同窗雖然也有幾個好友,但在靈州這地盤上,是不好使的。

    所以百香鎮的巨頭們,王家、百香閣、元陽派、法華寺、講武堂,他是一個都不敢動,商稅也不敢多收,只敢刮窮鬼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