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 作品

089 論一方付出,多方受益的循環是如何打造的

    竇少濤到也不是完全被那封郵件裡畫的那些大餅迷惑住了。

    這次合作在公司看來單純就是一次投資。

    現在的寧孑還只是個學生,天知道以後會成長什麼樣。這個時候先賣個好,算是有了香火情,以後求上門去的時候自然好說話。

    然而誰想到事情似乎變得有些奇怪了。

    這兩天銷售部接了好幾通電話,點名要訂購給寧孑送去的那款激光發射設備,不過都是些第三世界國家的老客戶。但今天的情況不太一樣了。

    美國費米實驗室也發郵件來詢價了。要知道夏銳現在甚至在美國根本沒有銷售點。

    其實之前是有的,但後來直接撤銷了。

    到不是說美國人不愛華夏貨,主要是公司這些b端產品在性能上的確沒有競爭力,並不是那些不缺錢的美國公司的首選,很難打開市場不說,各類營銷費用還高,甚至還惹上過一次官司。

    綜合考慮之後,集團終究還是認清了現實,決定暫時放棄歐美市場,開始全力開拓第三世界國家的海外市場跟國內市場。

    好吧,話又說回來,即便當時集團在美國有營銷點的時候,也根本摸不著費米實驗室的門。這種不差錢的物理實驗室,幾乎不會考慮華夏的設備。

    萬萬沒想到,公司昨晚竟然收到了這所美國國家實驗室的詢價郵件。

    講真,這還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在回覆郵件的時候,竇少濤想到了當時寧孑在微信中回覆跟的原話,國內跟窮國便也算了,如果是那些光聽名字就特別有錢的實驗室,價格大可以儘管往高了報,他們大概率會買單的。

    嗯……

    於是在讓業務部郵件回覆的時候,先是在官網上的設備簡介中將這種型號的激光發射器直接改為缺貨狀態,然後回覆郵件時,在計算了出口價格之後,直接在出口價的基礎上提高了50%,而且還是fob交易的報價。

    萬萬沒想的是很快對面便回覆了郵件,價都沒還不說,還直接訂購了兩臺。甚至還在郵件末尾誇了他們一句效率真高,竟然在他們下班前就回了郵件。

    並讓他們儘快準備好合同,因為這個試驗安排得時間比較緊張,所以希望交易能儘快完成。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最終這單成功的話,絕對是公司做得最舒服的一張外貿單。

    兩臺設備賣了相當於在國內四臺設備的錢不說,還是fob交易,這也意味著公司幾乎不用承擔任何風險,還能省下稅費跟運費,回頭還能享受優惠的退稅政策。

    這裡裡外外加起來,跟費米實驗室做的這單生意,不但把送給寧孑那臺設備的錢賺回來了,還多了很多。

    這一度讓竇少濤懷疑自己可能遇到了騙子……

    哪怕心裡有疑問,業務部門還是加班搞定了合同,第一時間給對面傳真了過去。因為對方太爽快了,怕是騙子,甚至還在合同細則中約定了需要全額付款才會真是發貨的方式。

    然而第二天,對方很快確定了合同,並詢問是否接受電子合同。因為這樣比較便捷,合同簽訂之後他們會盡快打款,夏銳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儘快將儀器運送到指定的港口,並交給他們委託的貨運商。

    到了這一步就不管夏銳公司什麼事了,儀器到了美國的報稅、清關都由費米實驗室負責。

    真的,直到公司收到了費米實驗室的電匯單,竇少濤都還在懷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騙子。

    雖然這筆生意對於一個上市公司來說並不算什麼大單,無非就是兩臺設備而已,但做這一單的過程直接顛覆了竇少濤這位業務總裁對於銷售的認知。

    這特麼的……

    果然還是有錢人的生意好做啊!

    不說多了,一年下來這樣的外貿單能籤個上千單,今年的財報可就好看了。

    然而當他心急火燎的在微信上跟寧孑說了這個消息後,等了半小時,得到的回覆就一個字:“哦”。

    對方甚至都懶得多打一個標點符號。

    這頓時讓竇少濤感覺有些抑鬱了。

    果然,一切都在牛人的意料之中。

    以前竇少濤覺得讀書也就是那麼回事,畢竟他的學歷真心不高,完全靠的是在江湖上打拼,才坐到這個位置。不過話說回來,像他這樣60年代那一輩人當年的文化水平其實都不太高。

    他八五年中專畢業在當時已經是高學歷了,甚至畢業後還是幹部編,在當時的企業幹了幾年後,一樣能管理那些大學生。但今天他真不這麼認為了。

    真的公司能請來這樣一位大學生,他能給供起來。

    讀書這種事,果然還是得看怎麼讀啊!

    這甚至讓他對寧孑之前跟他吹下的那些牛……不,應該說承諾的那些事情有了期待。

    話說幫助夏銳進行產業升級,這是真的假的?

    是的,竇少濤已經下定了決心,如果接下來真如同寧孑說的那樣,還有這種冤大頭送上門來挨宰,他得去跟老總商量一下,在京城投資一個研究所了……

    不為別的,寧孑可是答應瞭如果合作愉快也許未來可以幫他們進行產業升級的。

    到時候為了寧孑這句話,公司都在京城投資研究所了,這位大老應該拉不下那個面子不認賬吧?

    ……

    華夏,京城,燕北體大。

    寧孑並不知道不過因為做成費米實驗室一單生意,竇少濤便惦記上他了。

    不過即便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其實跟夏銳聯繫的第一封郵件本就是三月操作的。

    跟這些一線的廠商聯繫同樣也是三月的佈局。

    在三月的幫助下,將新的理論轉化成實驗室成果相對容易,但是實驗室成果跟工業化生產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前者不需要考慮成本、量產、良品率等等諸多問題,而一旦開始大批量的生產,這些恰好又都是生產企業最重視的東西。

    更別提實驗室只需要出成果,很多操作參數跟工業化生產其實不一樣的。最簡單的例子,在實驗室裡加熱一杯水到指定溫度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放到工廠裡要加熱一個五噸大罐子的水到指定溫度顯然要困難許多。加熱方式必然有區別。

    所以對於未來用得上的那些實體企業,先想辦法給一些甜頭,獲取對方信任,這樣在未來要將實驗室成果放大到工業化生產的時候,對方能夠給予最大程度配合,那就是妥妥的雙贏。

    畢竟那個時候投入各種生產設備,改造或者建設新的廠房,都是需要大筆資金投入的。沒有建立長期下來建立起來的信任度,這些企業很難下定決心。

    這大概也是三月這種人工智能都會覺得無奈的地方了。

    從微觀到宏觀,從局部到整體,本就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哪怕一個推出時人人叫好的政策,如果不經過不斷的擴大試點範圍,在實踐中尋找可能的漏洞,及時查漏補缺,不斷修改至完美。而是直接大範圍推廣,天知道能鬧出多少么蛾子,甚至到最後可能引得無數人怨聲載道,最終不得不收回。

    畢竟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每次都做出最優化判斷,並果斷執行。尤其是還摻雜了太多利益糾紛的時候,甚至會更先進並不是最適合的論調。

    這時候長期建立的信任度的就會顯得尤為重要。

    總而言之,那隻沒什麼壞心思的小貓,是真的為華夏生產力跳躍式發展操碎了心。這才讓寧孑還能有時間接待遠道而來的範院士。

    是的,在九月這個特殊的月份,不管是燕北大學還是燕北體大都在忙著開學各種事宜的時候,對寧孑予取予求的老範又專門跑來了寧孑的寢室。打電話問他在不在寢室的時候,人都已經在車上了。偏偏在十分前,三月剛告知寧孑,它已經邀請了多米尼特·鄧肯來做客。

    趕的很巧。

    不過寧孑現在已經不太相信巧合了。

    畢竟他的人生中,有三月大人在,多巧的巧合都可能出現。

    就好像他整個八月底唯一就在八月最後一天出了趟門,多米尼特·鄧肯偏偏就會在那一天找上門來一樣。

    有時候寧孑甚至懷疑三月是不是有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決策的能力。

    畢竟這隻貓是真能在他腦子裡出現。

    ……

    範振華在覺得需要跟寧孑好好談談後,並沒有立即來找他。到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先在腦海裡考慮了三天。然後又諮詢了許多物理實驗室的老友們。

    說白了,他對寧孑在自然上發表的那篇論文並不感冒,也沒什麼興趣。但他先得知道寧孑的這篇論文在物理界大概是個什麼評價,才方便決定該從哪個方向來跟寧孑談。

    很顯然,這些日子的反饋並不算好。

    起碼他一位特別好的朋友,化科院旗下華夏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的一位研究員是這麼跟說的。

    “寧孑的這篇論文啊,怎麼說呢,看起來是挺有道理的,但你知道應用物理這類論文其實跟材料學、生物學一樣,咱得講究一個基本法,其他實驗室可復現吧?本來這論文牛在哪裡?操作過程簡單啊!你看,用到的器材很少,而且容錯率還挺高的,但現在據我所知不止是我們實驗室,國內好幾個實驗室都嘗試復現了,但沒一例成功啊!”

    範振華能聽說老朋友說的時候是有怨氣的,不過他沒吭聲,只是靜靜的聽著,就當提前幫那個小傢伙吸引火力了。

    “不止是國內,國外也在嘗試復現,但暫時同樣還沒有成功的。不過現在時間不是才過去幾天嘛,也可能是別的原因導致無法復現。所以現在還沒太多質疑的聲音,尤其是國內。我們也知道華夏出一位大數學家不容易,還是很剋制的。但發郵件去詢問,這傢伙竟然給國內幾家統一回復的郵件就一句話:論文理論方向肯定正確,但復現難度極大,建議不要在浪費人力物力進行嘗試……我特麼看到這封回信想吐血你知道嘛?”

    範振華能理解老友的心情,這就好像寧孑發了一篇極為牛逼的數學論文,論文中最重要的一個定理直接寫了一個證明過程略,便得出了最後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