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 作品

030 未來邏與縣會多個院士

    就不說院士了,邏與縣這些年培養出的三本以上大學生也不過三位數。畢竟縣城裡的教育資源,根本沒法跟那些大城市相提並論。

    如果不是自強計劃,邏與縣的學子能考上華清大學的概率基本為零。

    就比如去年寧孑是縣城高考狀元,但在全省範圍內名次已經排到2300多了。像寧孑這樣的學生,每年最多也就那麼一、兩個。對於邏與縣一中來說,每年能考上一本的學生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可想而知,許興凡這話帶給了現場領導,尤其是主管教育的領導多大震撼。

    雖然以寧孑的年紀評院士著實太遠了些,但剛才許興凡也說了,只要論文發表,說不定還能拿國際大獎,這可是縣教育系統值得大書特書的榮耀啊。

    這新聞到時候出來了,那必須能報到省臺,讓大家都露把臉啊!

    “這個寧孑能拿的國際大獎能跟諾貝爾獎比嗎?”李縣長忍不住問了句。

    沒辦法,國際科學類獎項,他最熟的也只有諾貝爾獎了。

    “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不過就這個問題真的解決了,寧孑能拿到的數學獎在學術界的地位,比諾貝爾獎只高不低。”許興凡很篤定的點了點頭道。

    他雖然沒有專門研究數學,但昨天已經查閱過了,十年前俄羅斯數學家解決了龐加萊猜想被學界承認之後,隨後那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就打算把菲爾茲獎直接給了他,只是他沒去領獎罷了。

    寧孑解決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在數學界的地位可不比龐加萊猜想低,而且更具現實意義。每年跟該方程相關的學術型論文起碼是三位數起,歷史上有兩位研究相關領域的學者都曾拿到過菲爾茲獎。

    這要是被學界證實而沒能拿獎,那菲爾茲獎還真就沒有公信力了。

    在領導們面面相覷時,沒有來參加午宴的寧家在眾人的認知中,變得不太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