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波濤短 作品

第938章 張良修仙

 
毫不客氣的說,以目前大漢的科技水平,就算沒有匈奴擋路,想要把歐洲大陸建設成第二個華夏,那恐怕也要七八百年左右了,靠著一點點的挪移人口才能夠完成。

 
而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讓大漢得去這些土地建立統治,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讓大漢進入工業化,提前進行工業時代,折騰出蒸汽機,鐵路,以及成熟的產科技術這樣的超級大殺器出來,之後才能夠一點點的向外拓張,讓大漢的人口遍佈整個地球。

 
那麼想要在短時間內讓大漢進入工業化可能嗎?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沒有個上千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但其實頂多一百年就夠了。

 
之前說過,西方在進入文藝復興時候的文明水平簡直是菜的摳腳,不客氣的說,這個時候的西方,在文明上還不如漢朝時期的文明水平呢。

 
文藝復興是從14世紀到16世紀開始的,這個時候更多的是一些文藝方面的理論積累,真正搞科技的並不多,等到16世紀的時候,也就和大唐的文明差不多水平。

 
而工業化是從18世紀開始的,中間也就隔了200年的時間,在這200年的時間裡面,整個西方完成了整個工業體系的基礎構造,以及現代化的物理學,化學,數學的基礎研究等等,最終推動了整個工業化的進展。

 
那麼做為更加聰明的華夏人,用100年的時間來推動工業化,這應該非常的合理吧,更別說劉旭還千辛萬苦的想辦法將秦墨給推上位,同時給出了百工技巧立國的聖令,從根源上將科技做為整個大漢的發展第一目標,劉旭覺得自己都這麼的折騰了,整個大漢的大船,一定會按照自己的方向前進的。

 
“等等,我這麼做的話,豈不是將大漢變成一個科技向發展的國度了,那我的秦漢世界,是不是未來就會成為可一個科技世界呢?”劉旭小聲的嘀咕了一聲。

 
科技世界做為自己的死敵,現在自己居然大搞科技,這怎麼看都有些通敵來著。

 
我是不是也該發揚一下華夏的傳統文化呢?

 
劉旭心中琢磨著,忽然心頭一動,目光就自覺的挪移到了一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