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事實不談 作品

322 思過

可又不能當面詢問,尤氏人在賴家,至少能夠察言觀色,或許能問出些端倪。

而王熙鳳並不知道王夫人的意圖,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躊躇道:“這倒是沒有聽說,只是……”

“只是什麼?”王夫人就怕只是,連忙追問道。

“只是聽說,姨媽給尚榮一連下了好幾封帖子,請他過府,都被尚榮回絕了。”

踩一捧一,素來是相輔相成的手段。

既然暗示自己與賴尚榮關係密切,王夫人不為所動,那麼再暗示賴尚榮與薛家疏離,從而動搖薛家在王夫人心中的位置,從而達到動搖金玉良緣的目的。

王夫人聽了心中十分疑惑,雖然上回試探得知二人沒有勾連。

但她並不認為自己的想法有誤,那日詢問薛寶琴和妙玉之事,賴尚榮看向妹妹,那直勾勾的眼神,她都看在眼裡。

按理來說,自家妹妹這個霜居的寡婦熱情相邀,又是晚上赴宴,不正是讓人浮想聯翩。

他本就心存覬覦,不正應該順水推舟,欣然赴約,怎麼反倒一口回絕?

不過,這也從側面證明,二人確實尚無瓜葛,否則,賴尚榮又怎麼會屢次拒絕?

她這邊苦思無果,王熙鳳以為,自己成功引起了王夫人的顧慮。

繼續扇風點火道:“尚榮或許對於寶琴,也是可有可無,否則也不至於屢次三番的拒絕了姨媽。”

經她這麼一說,王夫人只覺豁然開朗。

在她看來,賴尚榮對於薛寶琴,確實是可有可無的態度,否則也不會在自己提議兼祧的時候拒絕。

至於之後同意,那也是因為外頭的風言風語。

而從上回姐妹兩人的談話中,不難得知,自家妹妹必定是打著薛寶琴的旗號,下帖子請他赴宴。

那賴尚榮屢次回絕,就有跡可循了。

並非對自家妹妹沒有覬覦之心,反倒是向中意之人,表明心跡之舉。

想到這,不禁喜出望外,暗自琢磨,若是促成這樁好事,那召來的福報,也不知能不能令宮中的元春,一舉誕下皇子。

可這樣一來,事情難免有敗露的風險,那麼薛寶釵再嫁給寶玉,就不那麼合適了。

看來還得在外頭留意留意,有沒有合適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