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事實不談 作品

225 棄車保帥(二合一)

 秦鍾年紀小,秦家又人丁單薄,只幾家遠親,賴尚榮少不得照應一二。


 尤老孃與秦業還有些情分,便詢問了她的意見,由尤老孃去秦家幫忙置辦喪事,自己則每天上衙、散衙,去秦家繞一圈。


 因為秦家還在長興坊,去了又不可能立即就走,再趕去衙門至少也要一個時辰,賴尚榮乾脆將晨練暫時斷了,讓金釧、玉釧的盤算落了空。


 不過,就算沒有斷了晨練,賴尚榮也暫時沒有那個心思。


 槍管有了合適的鋼材,正是需要量產的時候,偏偏秦鍾又忙於治喪,而國營司工人子弟學校,老師的招聘工作恰巧也已經完成。


 原本他是打算讓三個徒弟去培訓,而現在已經少了一個,只能將賈蘭、賈菌派了過去,自己除了每日去秦家,餘下時間則一心撲在了火器工廠。


 待到七日停靈期滿,賴尚榮請了休沐,陪著秦鍾將秦業安葬,這才稍稍閒了下來。


 古代對於守孝有一定的規制,父親過世是兩年零四個月,母親則是三年。


 這三年間,不貼對聯,不放鞭炮,不穿紅戴綠,拒絕不良嗜好便可。


 民間的限制少多了,不婚娶,不參加喜慶活動便可。


 所以才有按爵守制一說,在這個時代,即便是孝道也分三六九等。


 當然,那些士林清流、勳貴人家,不免矯枉過正,辭官回鄉守孝,無非是顯示品格高人一等。


 秦鍾畢竟有秀才功名在身,無視潛規則,無疑是自絕於這個時代的主流社會,以後即便為官,這也是人生汙點,會遭到士林唾棄。


 原本,做為師傅的賴尚榮,是不可能提出讓他放棄守孝,但秦鍾自己說出口,則另當別論。


 在賴尚榮看來,孝也分不同情況,秦鍾這樣也是遵從父命,秦業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好好活著,若真的為了守孝遭到暗算,那才是真的本末倒置。


 所以,秦業喪事辦完,他便上奏皇帝。


 秦鍾自知父親罪孽深重,又感念皇上,讓父子二人見面的恩情,想要替父贖罪,投身軍中以報君恩。


 這個說法在後世,或許是無稽之談,但在這個天地君親師的時代,卻也是政治正確。


 在看到賴尚榮的奏摺後,正隆帝微笑道:“賴愛卿還真是重情重義,為了履行對秦業的承諾,居然想出這套說辭。”


 下頭站著的齊寧,躬身道:“那日賴大人去寧府,應是想讓秦業女兒回家奔喪,不過好像沒有談妥。”


 錦衣衛正在徹查寧國府,所以賴尚榮上門,也落在錦衣衛探子眼中,齊寧今日之所以在御書房,也是彙報查辦的進展。


 “寧國府那邊查的怎麼樣了?”


 “他們哪裡是放印子錢,簡直是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但凡家裡有幾畝薄田,或是妻女有點姿色,便設計盤剝,逼得賣田賣妻賣女,更是逼迫賣身的女子在家廟中,幹起了勾欄的買賣。甚至害了幾條人命。”


 正隆帝一拍龍桉,怒道:“混賬東西!真當沒有王法了嗎?”


 齊寧道:“如今證據確鑿,盤剝之狠辣,可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只是……”


 “只是什麼?莫非還有別家參與其中?”


 “不不不!是微臣清點涉桉名單時發現,其中竟然還有賴大人叔叔。”


 古代講究親親相隱,大義滅親說出來冠冕堂皇,但卻沒有幾個人敢做。


 究其原因,古代是宗法和律法並行的社會。


 自古皇權不下鄉,地方上是族老、鄉紳配合朝廷,共同治理。


 在民間,甚至可以說只知宗法,不知王法。


 百姓即便遇到問題,也不會訴諸於衙門,大多是找族老、鄉紳研判。


 這對於族老、鄉紳來說樂見其成,但屁股決定腦袋,皇帝當然不希望,自己手中的權利,不能下達鄉里村間。


 賴尚榮的這種舉動,無異於將自己,放到了天下宗族的對立面。


 所以,正隆帝立即自行腦補起來。


 鑑於賴尚榮密摺呈報。


 難道是,故意將這自汙的憑證給朕留下?以示要做一個孤臣?


 亦或是,賴尚榮有自知之明,同進士出身,入職兩年不到,已經做到了掌司郎中,體會到短時間內,朕不便為其加官進爵,於是走迂迴戰術?


 以改進火器的功勞,換叔叔一命?


 不論這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對於皇帝來說都是好事。


 例行公事問了句:“賴愛卿沒有牽涉其中吧?”


 “據臣探查,前年賈家上門圖謀造紙改良技術,兩家便疏遠了。”


 頓了頓,又解釋道:“賴大人家出身榮國府,而他叔叔並未脫籍,仍在寧國府任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