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罵

    儒家跟道家佛家不一樣,儒家並不排斥自己的本性。

    《大學》也說了,“如好好色,如惡惡臭,此謂之自謙”。

    不管是好美色,還是厭惡臭味,這都是人的本性!

    認識到美色是“知”,然後去喜歡美色是“行”,這就是知行合一,是本心,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因為喜歡美色,而動了“意”,比如喜歡美色,想著去親近,如果心裡動了歪心思,那就是“惡意”,需要“格心”,格除掉這種歪的心思。

    相反,因喜歡美色,但不抱著任何壞的心思,謹守禮法的去親近,那就是“善意”,需要保持!

    儒家的“克己”,是在“無善無惡”的本心上發生“有善有惡”的意動,“知善知惡”的良知會告訴你哪些是“惡意”,哪些是“善意”,然後“為善去惡是格物”,格除掉“惡意”,保留“善意”。

    而不是佛家跟道家那樣,直接把“意動”就給抹了,相當於抹掉了源頭。

    道家的“定”連“意動”都沒有,更別提良知了,僅剩下單純的無善無惡的本心,所以之前說,道家不教人“善惡”,道家是沒有好人壞人之分的!

    之所以後來有了,那也是受了儒家的影響!

    儒家並不排斥本性,比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比如“發乎情而止於禮,若心所欲而不違其規!”……

    所以儒家看到美女,只要沒有壞心思,不違背規矩,主動上去親近,不僅不是壞事,而且還值得推崇。

    《禮記》三百多篇,一大半都是關於男女情愛的。

    儒家三妻四妾,逛青樓的大儒多了去了,而且還是雅事!

    儒家是入世的學問,所以不要把儒家的“定”跟道家佛家扯混,儒家的“定”是在良知的基礎上推崇“人性”的!

    喜歡錢財?可以,只要不違背良知,取之有道。

    喜歡美色?可以,只要不違背對方意願,發乎情止於禮。

    喜歡權利?可以,只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喜歡地位?可以,只要能夠“正名”,有合乎地位的能力。

    下面進入正題:

    ……

    血衣侯府被燒的那天,其實焰靈姬曾經偷偷來找過高景一趟,說了事情的經過。

    特別是他們進入冰窖的那條密道,兩側鋪滿了皚皚白骨,數之不盡。

    一直無法無天的焰靈姬,事後回憶的時候都難免流露出驚懼,可想而知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慘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