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機械臂

  “每一次到生產車間,不論是高精尖科技生產企業還是電子組裝廠,我都很感慨人類的創造力。”

  莊友偉教授身旁的一位老者嘆了口氣這般說道。

  “這邊是產業線末端的組裝與檢測,再往前走就是無人生產車間,因為預算不夠,我們修建時沒有留出遊客觀光通道,所以為了安全起見,請大家排成兩列跟著走,注意不要觸摸車間的這些開關閥門。”

  羅廠長很是細緻的在前方講解著,並且叮囑大家安全問題。

  雖然在無人車間,人出事的概率小,但弄壞了機器,耽誤了生產,那就虧大發了。

  現代產業化工廠的無人車間,已經完成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幻作家的對未來的大部分幻想。

  電腦程序操控機器人,在“惡劣”的環境下都能進行生產。

  當然,機器生產越發高效智能,就越會凸顯普通產業工人的“笨拙”,所以有很多工廠主、資本家都不喜歡“有工資的工人”而更傾向於“不需要工資的機器”,然後導致了很多問題。

  這方面,部分發達國家為此,甚至出臺了相關的法律規定,一個工廠必須要招多少工人,不能低於某個水平線,不然就罰款加稅。

  當然,生產車間裡基本都是工業機器人的各種手臂,有大有小。

  但是調研組還看到一種像大象鼻子的柔體機械臂,它們甚至在每個環節都有參與工作。

  無人生產車間什麼時候出現這種妖魔鬼怪了?不應該都是各種鋼材硬性機械臂嗎?

  莊友偉及其他教授倒是短暫失神後,就感嘆道:“你們的柔性機械臂居然已經能夠生產實用了,國外都還在實驗室階段,你們是買的授權技術還是自主研發的?那個智能洗碗機和掃地機上用的機械臂也是這種技術嗎?”

  如同機關槍一般,數個問題就突突突的冒了出來。

  作為機械領域的“糟老頭子”,莊友偉自然是知道機械手臂有軟硬之分,但軟體機械臂的精度和力度都是比硬體機械臂更難攻克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