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6 章 束手無策

前日休沐日,天極冷,霍去病和阿奴以及趙破奴就沒有回茂陵。衛媼注意到大孫子咳嗽好幾聲,問他是不是病了,他說風大嗆著了。衛媼不信,給他仨煮了一鍋薑湯。翌日清晨走的時候衛媼沒聽見咳嗽,也不清楚好了沒。

先前衛長君去東市,衛媼就叫他去藥鋪抓幾服藥備著。

衛媼:“藥買來了?”

衛長君:“沒買。我打算順道進宮給去病請幾天假。一定是先前跑太遠,他心累腦袋也累,還沒養過來,天一冷就病了。”

“是不是也給阿奴和破奴請幾天假?”

衛長君沉吟片刻:“先問問他倆有沒有不舒服。他倆操心的事少,就是累也不如去病累。”

霍光點頭:“雖然大兄只是校尉,可他做主脫離了主力,肯定事事都得他操心。阿奴兄可以為他分擔,也是把他決定的事吩咐下去。”

衛媼看看點天色,快午時了,“那你快去。晚了敬聲就用午飯了。你拿的那兩隻雞全殺了?”

“殺只母雞燉湯,公雞留著哪天兒媳婦來探望你,或少兒來看你的時候再吃。”衛長君給母親拿兩隻雞以及一筐雞蛋和鴨蛋,還有紅薯土豆以及小白菜和蘿蔔,夠母親吃到冬至。“跟我一塊去嗎?” 衛長君問霍光。

霍光搖頭。

衛媼認為他該多出去見見人。

這一大家子,大大小小十幾個小子,只有他跟衛伉一樣乖。可衛伉才五歲啊。

“去吧。先進宮認認門。”

霍光不是嫌冷,而是怕進宮。

衛媼這話叫他臉色微變,衛長君看出來了,叫他放下東西上車。

劉徹第一次見到霍光還是在秦嶺衛家,霍光是個靦腆內斂的少年,看起來平平無奇。即便有衛長君那番稱讚在前,他也不認為霍光比公孫敬聲有出息。

如今再見到他,霍光長高了,膚色比以前好多了,穿著合身的衣服,木訥的依然跟以前一樣,卻像個世家小公子了。

劉徹歎服,衛長君會調/教人。

衛長君並沒有特意教過霍光什麼。霍光聰慧,叫他衣食無憂,避免他聽到非議就夠了。

殊不知衛長君這份不見外叫霍光有了在長安的底氣。

魏其侯竇嬰當過廢太子老師,擔任過大將軍,還出任過丞相。別人得他一句指點就恨不得自稱出自魏其侯門下。魏其侯天天教霍光,霍光潛意識認為他想建功立業、為天子分憂不再是痴人說夢話,氣質自然也發生一點改變。

不過霍光自己沒發現,天天見到他的竇嬰和衛長君也沒注意到。

劉徹誤以為衛長君叫他看看霍光學習成果,他滿意地微微頷首,答應衛長君的請求:“幾日夠嗎?”

“那就十天?”衛長君問。

劉徹想笑又想生氣:“衛長君,當朕這兒是什麼地方?”

霍光緊張地偷偷瞥衛長君。

衛長君:“就這陛下還想開春出兵。你也不怕用狠了,十年二十年後無人可用。”

劉徹嗤笑一聲,彷彿聽到了天大笑話。

“聽說陛下叫人查過王夫人兄弟擅長什麼?”

劉徹找黃門章興。

偏巧他今日休息不在宣室殿。

劉徹把汙言穢語咽回去:“聽誰說的?”

“你的人到我家就瞎打聽。他不說點什麼怎麼聊下去?”衛長君輕笑一聲,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乾的好事。

劉徹有一絲尷尬:“朕關心你。”

“聽說宮裡有個李姬有身孕了,李姬有沒有兄弟?”

劉徹瞪他:“……閉嘴!”

“陛下,您祖父,您父親,兩代人沒攤上一個——不,有周家父子,但也不敢跟匈奴打。您一人攤上兩個還不知足?”衛長君無奈,“您是真不怕三更天被你祖父和父親叫醒聊天啊。”

霍光膽戰心驚,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劉徹起身送客:“有事沒事?沒事滾!”

霍光打了個哆嗦。

衛長君嗤一聲:“我們走。”

霍光抬頭愣住。

衛長君拉住他的手臂。霍光下意識想行禮。衛長君知道他謹慎,放開他。劉徹看著規規矩矩的霍光,又看看恨不得氣死他的衛長君,“你都不如一個孩子。虧得你比他大二十多歲。”

霍光下意識看衛長君。衛長君不以為意地笑笑:“去椒房殿接據兒。”

聞言劉徹跟上來。

霍光嚇得不敢動,難不成真要打一架。

衛長君裝作沒看見,抓著霍光走。

到椒房殿看到小外甥拖著大大的包裹站在殿內,衛長君嚇一跳:“離家出走啊?”

劉徹大步越過他:“子夫,你打他了?”

衛子夫好笑:“聽說大兄來了,他就叫人收拾行李。妾身怕他打擾陛下和大兄談政事,叫他在屋裡等著,他像是怕大兄不來接他,趴在門邊,一會兒就透過門縫往外看看大兄來了沒有。”

劉徹抱起兒子,感慨:“朕這個兒子怕不是給衛長君生的。”

霍光又嚇了一跳。可他見皇后和衛長君像是沒聽見似的,又陷入深思——世人怎麼會傳皇后失寵了呢。

“陛下,天色不早了,我還得去長平侯府接伉兒。”

劉據伸手要舅舅,只差沒明說,快走!

劉徹無奈地把兒子遞過去:“五天後朕叫人接你回來。”

“我叫大舅送。”去年這個時候劉據不敢這樣要求,聲音也很小。

劉徹喜歡孩子理直氣壯的模樣,他看中嫡子也樂意寵:“有人接你和你大舅送你不衝突。”

小劉據頭一次聽說可以這樣,稀奇地看著他大舅。

衛長君頷首:“陛下,去病哪兒你派人說一聲。別忘了問問阿奴近來如何。”

劉徹在衛長君不知道的時候確實沒消停過,不止叫人查王夫人李姬的兄弟表兄弟,還把人宣進宮親自試過。

那些人別說跟衛青和霍去病比,都不如韓說、李息等人。對匈奴看法甚至不如被他斬殺、墳頭上都長出蒼天大樹的王恢。

劉徹不死心也得暫時承認,攤上衛氏一門他已經很好運了。

衛青才三十,而立之年,霍去病才十九,劉徹不認為能用的他們一個活不到三十,一個活不過到半百。可這兩人一個是衛長君親弟弟,一個是衛長君養大的,衛長君肯定比他了解兩人身體狀況。

萬一,他只能指望阿奴。趙破奴比阿奴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最少在耐心上面是這樣。

“沒見過你這麼疼孩子的。”劉徹心裡同意,嘴上不饒人,“朕像去病和阿奴這麼大都有女兒了。”

衛長君:“說得陛下十九歲的時候沒舅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