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閒辭 作品

第86章 校慶的開始

 很快,樂聲再轉,一個慢板過後,大提琴與小提琴的聲音彼此“對答”,似乎是梁山伯和祝英臺正在彼此傾訴著什麼,那如泣如訴的音調,讓在場的觀眾聽得百感交集,心中悽苦,而舞臺上的演奏者們,似乎也全然沉浸了進去。

 不多時,小提琴的散板獨奏與樂隊的快板齊奏交替出現,曲調悽美中不失激昂,感性一些的觀眾,彷彿眼前浮現出了祝英臺在墳前的血淚控訴的模樣,而樂曲,也在祝英臺縱深投入墳塋的剎那,達到了最高潮。

 長笛吹奏出柔美的華彩旋律,小提琴的獨奏再次變得纏綿,梁祝化蝶紛飛,終於擺脫了封建勢力的桎梏,在花叢間纏綿地起舞。

 陶因大概是這裡面最懂音樂的人,《梁祝》這等名曲,他當然不會陌生。

 一邊聽,陶因一邊還在和黎澳小聲交流著,時不時地指出哪個人的演奏有問題,大都是學生,而對於聶晴的演出,陶因給出的評價是,“無可挑剔。”

 黎澳雖然不是音樂方面的專家,但是仍舊能夠從這一次的合奏中聽出來些許的不協調,雖然聶晴已經盡力教導,學生們也足夠努力,然而水平上的差距,卻並不是那麼容易能抹除的。

 對於很多一知半解的人來說,或許這一曲《梁祝》已經足夠不錯,但在懂行的人眼裡,卻是處處問題。

 一曲畢,聶晴與樂團裡的人一起站起身,衝著臺下微微鞠躬。

 霎時間,掌聲如同雷鳴。

 幾人下臺後,聶晴是最淡定的那個,畢竟她經歷過的大場面多了去了。

 但是和她一起演奏的小演奏家們,此時卻是滿臉激動,即便只是校慶這個小小的舞臺,但是對於之前根本就沒法接觸到樂器的他們而言,這是他們的起點,至於日後如何,只能看時間交出來的答卷了。

 在聶晴之後,是韓瑾。

 韓瑾是一名演員,同時也是一名舞者,她所選擇的舞臺劇也與聶晴選擇的曲目相映成趣。

 《羅密歐與朱麗葉》,西方梁祝。

 同樣受限於時間,舞臺劇的內容受到了極大的壓縮,但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核心還是被韓瑾仔細地保留了下來。

 這樣一部經典的作品,自然也被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名手以各種方勢呈現了出來,而改編的同時,也會本能地融入本國內的特色。

 與莎士比亞其他的悲劇作品相比較,《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同樣是悲劇,但是在家族鬥爭的過程中,卻使用了頗為幽默的手法,而這一點,也被應用在了舞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