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358.番外(二十二)





畫面切到不同年紀的孝仁女帝同花骨朵般的男男女女風花雪月,傾訴衷腸。




“傷風敗俗之至。”某些人依舊在罵,但卻是嘀嘀咕咕地罵。




男的也好,女的也罷,只要是有作為的皇帝,就會得到世人的寬容。




【容顏易老,聖寵易衰。】世家出生的才子一臉暗淡地離開皇宮,自此醉心於山水田園,不再理會宮中紛擾。




【爭權奪利,心狠手辣。】長著一副機靈樣的女子在眾人的豔羨下成為女帝的未央詹事,但很快因插手前朝而被女帝厭棄,看著一個貧苦出身,容貌普通的謙恭女子走到殿前,得到女帝的喜愛重用。




【皇子之爭,男女較量。】因為女帝愛幸甚多,常打野食,所以難辨皇子公主的生父,這就給了女官臣侍等親近之人撫養鱗兒的機會。




第二位未央詹事沒有強大娘家做靠山,但又在女帝的扶持下坐上一個萬眾矚目的位子,因此比前任表現得更為恭敬,謙虛,和館陶長公主般偷偷養著皇帝的小鳥兒,試圖形成“前朝+後宮”的雙輔模式……雖然這個“前朝”距離九卿之位還有距離,可第二任未央詹事堅信自己可以憑藉女帝的信任與寵愛成為正式的王公大臣。




就像她無比崇拜的馮大家和許大家那樣。




…………




“後世也有女子為官?”文帝輕輕地挑了下眉頭,但又很快釋然道:“女帝都有了,女官女吏也得跟上。”




性別之差註定了女官在靠近女帝的私生活上更有優勢,同時也更容易被女帝掌控——性別劣勢讓這群女人天生就是“寒門”乃至“窮困”子弟。除了依附於女帝,她們很難獲得靠山。即使是大家族的女性也會面臨著聯姻退休和給兄弟讓位的困境,因此在女帝這兒,女官不僅更好掌控,也更容易獲得忠心。




劉啟瞥了眼上座的阿父。




他可沒忘記高後的《二年律令》裡“強制”了女兒母親乃至妻子對丈夫爵位獲得權,因此在蕭何去世後,他的爵位沒有直接傳給兒子,而是由高後賞給蕭何的妻子。




文帝登基後,高後的政策被“更正”了大半,其中就有蕭何之妻的爵位。




這個時候的女兒還是比較值錢的。




勞役與頻繁的戰亂讓兒子的死亡率直線上升,因此在不可控的外界因素下,女兒就是父親的幸運之錨。




文景兩帝廢除七科謫應該沒有廢除女戶,女繼承人的意思,可這帶給民間的影響就是女兒的地位大打折扣——因為女兒沒有舉孝廉的資格,但贅婿可以脫離“賤籍”,參與世俗權力之爭,所以對老丈人、老岳母而言,女戶就有被鳩佔鵲巢的風險。